[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凳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3279.7 | 申请日: | 201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伟林 |
| 主分类号: | A47C4/30 | 分类号: | A47C4/30;A47C7/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 地址: | 31805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凳,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折叠凳,其具有价格低廉、节省空间和易于携带等有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然而,现有的折叠凳子中,大多包括一凳面板和凳面板下方交叉铰接的支撑架。中国专利号CN98232221.6公开了一种便携折叠凳,它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杆,每一个支腿杆上端与高强软布的一角连接,其特征在于支腿杆穿过支腿杆框架,每个支腿杆与支腿杆框架铰接。该类折叠凳通常只具有一个交叉交接点,长久使用后容易损坏,同时折叠凳承受较大重量后容易变形,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携带方便,结构牢固,具有多个支撑点的便携式折叠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包括凳面和支撑组件,所述的支撑组件在收拢状态下呈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一个支承座、至少三组连接在一起的座面支承杆和支腿杆,所述的座面支承杆的一端与支承座相铰接,另一端与支腿杆相铰接,所述的凳面覆盖在支承座与座面支承杆共同构成的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座面支承杆和支腿杆翻出进行折叠,使得座面支承杆与支腿杆之间成直角,即可放置在地面上使用。在不使用时,将座面支承杆和支腿杆合拢呈柱状结构,从而接近最小的收缩体积。这种折叠凳占用空间小,使用、携带均很方便。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座面支承杆的内侧面制成平面。当座面支承杆外翻,其内侧面朝上,与支承座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可用于放置凳面;当座面支承杆合拢,由于其内侧面为平面,各座面支承杆之间具有空腔,可以放置其它零部件或杂物。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座面支承杆与所述的支腿杆收拢状态下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结构使得收拢状态下的折叠凳的柱面相对较小,使用和携带更为方便。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座面支承杆和支腿杆之间设置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件。该定位件的设置使得座面支承杆和支腿杆在使用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下都能保持结构稳定,不至松动。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定位件为工字型销件。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凳面为软布制成,软布的一角分别固设在所述的座面支承杆与所述的支腿杆相连接的连接处的顶部。软布可以放置在座面支承杆收拢后内部形成的腔体内。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凳面的中部与支承座相固连。该结构使得软布无论在收拢状态下还是在打开的使用状态下,位置都相对的固定,不易移位。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支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承杆。使用状态时,该支撑杆与支承座的底部通过螺纹旋接,在收拢状态下,该支撑杆可放置在座面支承杆收拢后内部形成的腔体内。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支腿杆合拢后的端部设置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对合拢后的支腿杆进行固定,以避免其散开。
在上述的便携式折叠凳中,所述的座面支承杆或支腿杆合拢后的外部设置有抱箍。抱箍对合拢后的折叠凳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散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牢固,通过多个支脚杆与座面支承杆一一配合,具有多个支撑点,能够承受更多的力,不易损坏;2、收拢之后呈柱状,体积小,可以很方便地放入提包或旅行包,携带方便;3、收拢状态下,柱状结构的内部具有空腔,里面可以放置一些本折叠凳的诸如支撑杆之类零部件以及杂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组装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支承座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座面支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工字型销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承座;1a、凹槽;1a1、定位面一;1b、定位孔;1c、螺纹孔;2、座面支承杆;2a、内侧面;3、支腿杆;3a、连接孔;3b、销孔;3c、连接槽;4、凳面;5、支承杆;6、销件;7、固定座;8、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伟林,未经梁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氧健身双轮驱动自行车
- 下一篇:笼养鸽自动喂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