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2867.9 | 申请日: | 201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郅立鹏;陈继朝;柴灵芝;申宪伟;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浓度 风量 有机 气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石化、医药、印刷、电子等行业,目前广泛采用吸附技术处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废气,并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对于高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则需要通过多级吸附才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颗粒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吸附材料。
颗粒活性碳(GAC)是一种颗粒状活性碳,它的粒径为500~5000μm,GAC的孔结构是具有三分散态的孔分布。比表面积800~1000m2/g,孔道长,VOCs传递速度较慢,脱附温度高。价格较低,维护成本低。其主要应用于组分多、浓度高、风量大的有机废气的吸附处理。
活性碳纤维(ACF)是一种纤维状的活性炭,其微孔在其制造过程中由水蒸气刻蚀在一根根比头发丝细很多的纤维丝上,比表面积1200m2/g,微孔结构发达且存在于纤维表面,孔道短,吸、脱附速率快,回收溶剂品质高。但是价格较贵,其主要应用于环保要求严格、回收品质高、成分单一、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的吸附处理。
中国专利ZL200720041443.0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混用溶剂回收装置,该专利将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放置于同一床层中,由于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的吸附速度不同,颗粒炭的最佳吸附速度在0.2~0.6m/s,而活性炭纤维的最佳吸附速度在0.01~0.1m/s,因此,两种不同的吸附材料的在同一床层中,很难使两者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
如果采用GAC+GAC二级吸附装置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则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如果采用ACF+ACF二级吸附装置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由于ACF装填密度小,因此吸附设备设计庞大,承受压力和温度方面的设计要求相对较高,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的装置,其采用颗粒活性碳和活性碳纤维进行双级串联吸附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的装置,其包括吸附装置与脱附再生装置,吸附装置包括用于对尾气进行过滤的自动反吹过滤器,自动反吹过滤器通过管路与吸附风机相连通,吸附风机通过管路与用于对吸附风机所引入的过滤后尾气进行降温的表冷器相连通,表冷器与用于对降温后尾气进行一级吸附的颗粒活性碳吸附器相连通,颗粒活性碳吸附器与用于对一级吸附后的尾气进行二级吸附的活性碳纤维吸附器相连通,颗粒活性碳吸附器、活性碳纤维吸附器分别与用于抽新鲜空气的干燥风机相连通。
上述脱附再生装置包括水蒸气供应装置、软水换热器、冷凝器、螺旋板换热器以及分层槽,颗粒活性碳吸附器与活性碳纤维吸附器的上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水蒸气供应装置相连通,颗粒活性碳吸附器与活性碳纤维吸附器的下端分别通过管路将脱附后的水蒸气排出并汇集后再依次与软水换热器、冷凝器、螺旋板换热器相连通,螺旋板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分层槽相连通。
上述颗粒活性碳吸附器为立式吸附器或卧式吸附器,所述活性碳纤维吸附器为环式吸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采用GAC+GAC二级吸附装置处理高浓度、大风量有机气体不达标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采用ACF+ACF二级吸附装置处理高浓度有机气体设备投资大,设计要求高的缺点,有效结合了两种吸附装置的优点,既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设备投资合理,实现了对高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处理的全程达标排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环保、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吸附风机;2-自动反吹过滤器;3-表冷器;4-颗粒活性碳吸附器;5-活性碳纤维吸附器;6-软水换热器;7-冷凝器;8-螺旋板换热器;9-分层槽;10-储液槽;11-干燥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2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