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9615.0 | 申请日: | 2011-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和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152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中子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屑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压铸成型模具中,细长中子从上往下穿过模腔时末端需要有定位孔进行定位,由于压铸时对铝液施加的高压,此定位孔内必定会有溢出的铝液,当开模时溢出的铝液形成铝屑留在定位孔内;另外,由于定位孔朝上,开模时的铝屑容易在此堆积,当合模时模具将无法合到位,加之因型腔的特定形状而使此处定位孔的壁厚较薄,此处经常会开裂,导致模具无法使用,最终增加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排屑顺畅、避免定位孔积屑开裂的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设置在内模外部的活动模模框,所述内模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所述内模镶块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下端通过镶块孔内配合连接一顶杆,所述顶杆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所述顶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气缸。
为了保证顶杆在上下运作中的平稳性,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支撑架连接在活动模模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压铸周期有顶出动作时,顶杆通过气缸动作顶出残留的铝屑,并通过吹出系统的配合,快速的将模具内的铝屑吹净,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停机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顶杆与内模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防止在高速高压下铝液进入配合间隙,预防顶杆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子打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杆顶出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模 1-1、模具型腔 1-2、镶块孔 2、内模镶块 3、定位孔 4、中子镶针 5、中子 6、顶杆 7、气缸支撑架 8、联轴器 9、气缸 10、活动模模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1,设置在内模1外部的活动模模框10,所述内模1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1-1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2,所述内模镶块2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的下端通过镶块孔1-2内配合连接一顶杆6,所述顶杆6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所述顶杆6的底端通过联轴器8连接气缸,所述顶杆6与镶块孔1-2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其作用是防止在高速高压下铝液进入配合间隙,预防顶杆6卡死。
所述气缸9通过气缸支撑杆7连接在活动模模框10上,保证顶杆6在上下运作中的平稳性。
在排屑孔的基础上增加一组顶出机构,两个排屑孔分别用两个气缸9及顶杆6;在一个压铸周期中,当模具打开,中子5携带中子镶块4抽出后,控制器控制气缸9动作,气缸9通过联轴器8推动顶杆6向上顶出定位孔3内附着及残留的铝屑,然后喷洒机动作喷完离型剂后吹气,此时残留的铝屑会被高压气体吹去,达到完全排屑的效果;同时,由于模具型腔的复杂性,定位孔3周围壁厚较薄,积压的铝屑容易在合模时挤压孔壁,导致合模不到位而停机,更甚者定位孔开裂,此排屑装置的顺畅降低了压铸时的停机率,减小了对模具的损伤,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9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穿孔机顶头车外圆装置
- 下一篇:冷芯盒射砂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