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切玻璃纤维沉降回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3765.0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马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城三英纤维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732 | 分类号: | D04H1/732;D04H1/4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杜国庆 |
| 地址: | 2716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沉降 回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纤无纺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切玻璃纤维沉降回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短切毡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好多不稳定的因素,最难把握和控制的就是毡面的均匀性问题。目前我国短切毡生产线有几百条,生产都存在均匀性控制难的问题,尤其是薄毡(100g/㎡)的生产,均匀性更难控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沉降回风系统是决定短切毡均匀性的关键。玻璃纤维纱经短切刀均匀短切成50mm的玻纤短丝,在沉降网带下面的沉降风机吸力的作用下,被短切的玻纤短丝均匀沉降在沉降网带上。然而循环风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在沉降室最上方,风的流速并不完全一致,沉降室进风量流速大的地方落下的玻纤纱就多,毡面就厚;沉降室进风量流速小的地方落下的玻纤纱就少,毡面就薄;就形成了毡面的厚薄不均匀。为保证沉降进风量的均匀性,只能通过沉降室侧面的风门来弥补,但因空气流动的无定性、变化性,所以封门调节风量稳定性很差,会造成时好时坏,保证不了毡面均匀的稳定性,很容易出现因毡面均匀性差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同时也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沉降室进风量流速均匀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短切玻璃纤维沉降回风装置技术方案,将短切平台整个封闭,形成一个封闭的短切室,并在短切室的上方安装均匀、稳定风速的匀风池;将沉降室下面抽出的风送入短切室上方的匀风池中,匀风池将风压、风速稳定均匀后,再通过匀风网将风均匀送入短切室内。从而保证了风在整个短切室空间内是均匀的、稳定的,不受外界空气流动的影响,保证了沉降室风速、风压的均匀性稳定性,最终保证了毡面的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切玻璃纤维沉降回风装置,包括有移动沉降网带,在沉降网带的上方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沉降室,在沉降室上口处是纤维短切平台,在沉降网带的下方设置有吸风室,围绕沉降室是一个封闭的短切室,所述短切室至少将沉降室的上口和纤维短切平台包围在短切室中,在短切室上方设置有封闭的均风池,均风池与短切室之间设置有均风网板,吸风室顺序通过吸风管、吸风机和出风管与均风池连通。
所述吸风管从均风池的一侧接入,均风池的上壁向下设置有多块均风板,均风板的平面与接入均风池的出风管口风向垂直。
所述多块均风板间距为一米,每一块均风板的上下长度不等,从接入均风池的出风管口开始多块均风板由短到长顺序排列。
所述均风网板是钢板,在钢板上设置有多排呈梅花状排列的通孔,孔与孔的间距是4至5厘米,所述透孔的孔径是4至5毫米,所述透孔由冲床冲制形成,透孔在均风池侧呈凸起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风在整个短切室空间内是均匀的、稳定的,不受外界空气流动的影响,保证了沉降室风速、风压的均匀性稳定性,最终保证了毡面的均匀性。通过本装置玻纤短切毡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100 g/㎡*1600mm幅宽的玻璃纤维汽车顶棚专用毡为例,可以实现克重范围:100 g/㎡±10%;强力范围:90—120N/150mm。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均风网板平面示意图;
图3为均风网孔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短切玻璃纤维沉降回风装置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所述装置包括有移动沉降网带1,在沉降网带的上方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沉降室2,在沉降室上口处是纤维短切平台3,玻纤纱13从玻纤纱团12中抽出经导纱轮14送到纤维短切平台3,玻纤纱经短切平台切割成长度为一定的短切丝15顺着沉降室2的通道落下,为了在落下的过程能够均匀的落到移动沉降网带1上,因为短切丝非常的轻,首先在沉降网带的下方设置有吸风室4,围绕沉降室是一个封闭的短切室5,所述短切室至少将沉降室的上口2-1和纤维短切平台包围在短切室中。为了保证短切室上方进风的均匀,在短切室上方设置有封闭的均风池6,均风池与短切室之间设置有均风网板7,所述均风网板是钢板,在钢板上设置有多排呈梅花状排列的通孔,孔与孔的间距是4至5厘米,所述透孔的孔径是4至5毫米,所述透孔由冲床冲制形成,透孔在均风池侧7-1呈凸起状。吸风室顺序通过吸风管8、吸风机9和出风管10与均风池连通。
在均风池为了能够将送进风前后流速均匀,所述吸风管从均风池的一侧接入,均风池的上壁向下设置有多块均风板11,均风板的平面与接入均风池的出风管口10-1风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城三英纤维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肥城三英纤维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十字轧花轧辊
- 下一篇:圆型针织机自动扎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