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与电脑进行交互的点读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9845.9 | 申请日: | 2011-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7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22 | 分类号: | G06K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电脑 进行 交互 点读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读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与电脑进行交互的点读笔。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点读笔产品目前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电子产品已逐渐被市场接受。点读笔采用的主要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印刷品表面印刷的微型图像编码的技术,请参阅专利号ZL02122633.4的中国专利,发明名称为:制作图像指标的方法及应用图像指标的处理系统,该专利详细揭示了一种可识别微型图像编码的装置,该微型图像编码可为每平方公分最多设置有13950个点的点阵,因此该微型图像编码具有不易被人眼识别的特性,且不会影响对印刷品表面其他文字或图形的识别。利用这种技术,点读笔可通过显微识别微型图像编码调取与所识别的印刷品上所具有的文字/图形内容相对应的媒体文件,并将该媒体文件播放输出。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点读笔层出不穷,但外观和功能大同小异,主要针对语言学习中的声音部分。
现有的点读笔虽然在语言学习领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辅助学习的功能,但其只可通过读取印刷品表面的微型图像编码并通过产品自带的扬声系统播放对应的声音文件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微型图像编码与识别技术的使用范围,限制了点读笔的发展。如何能让点读笔产品与电脑进行交互,使传统图书可以通过点读笔这个桥梁或媒介,与电脑实现交互操作,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传统图书由普通印刷品变成一个可承载大量多媒体内容和有价值信息的载体,成为点读笔产品发展的目标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与电脑进行交互的点读笔,使其用户可以通过用点读笔点触图书实现与电脑的直接交互,从而克服现有点读笔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与电脑进行交互的点读笔,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用于光学影像的光学模块;将光学影像生成为数字影像的图像传感器;从数字影像中拾取微型图像编码,并将该微型图像编码解码为与其对应的信息码的图像识别处理单元;存储多媒体文件的存储模块;播放多媒体文件的输出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电脑连接,并将信息码发送至电脑的传输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传输模块为USB模块。
所述的传输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的存储模块为外置存储卡。
所述的输出模块为扬声器。
还包括为各模块供电的可充电电池。
所述的光学模块包括透镜和滤镜。
所述的光学模块还包括特殊光源。
所述的特殊光源为红外光源。
所述的所述的光学模块、图像传感器、图像识别处理单元、输出模块、存储模块、传输模块均设置于点读笔内部,且光学模块的光学镜头设置在点读笔的前端笔尖的位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与电脑连接的附件和在电脑上运行的客户端软件实现点读笔与电脑的交互操作,使传统图书可以通过点读笔这个桥梁或媒介,与电脑实现交互操作,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传统图书由普通印刷品变成一个可承载大量多媒体内容和有价值信息的载体,大大增加了图书的附加价值,也使点读笔技术的应用得到广泛的拓展。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与电脑进行交互的点读笔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与电脑进行交互的点读笔,主要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光学模块、图像传感器、图像识别处理单元、存储模块、输出模块、传输模块。
其中,控制模块利用图像识别处理单元解码得到的信息码在对应表中查找相应的媒体文件,并调取该对应的媒体文件至输出单元输出播放。
光学模块用于获取图书封面上显微放大的光学影像。光学模块至少包括透镜和滤镜,较佳的,还可包括特殊光源。特殊光源将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互动物体表面,透镜将物体表面的光学影像放大,滤镜将特殊油墨在特殊光源照射下所反射的光波波段以外的光过滤,也就是将光学影像中与微型图像编码无关的图像过滤。
图像传感器将光学模块获取的光学影像生成为数字影像。
图像识别处理单元从图像传感器生成的数字影像中拾取微型图像编码,并将该微型图像编码解码为与其对应的信息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银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9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城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