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9044.2 | 申请日: | 2011-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汤善杰;廖宏谊;程燮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禾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55/24 | 分类号: | F16D55/24;F16D65/22;F16D121/04;F16D125/0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 地址: | 541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挖掘机 回转 驱动器 内置 制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内部结构,具体说是一种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正纷纷致力于开发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其回转驱动器由电动机驱动,液压挖掘机回转制动大多由回转驱动器上的液压控制阀组封闭液压油来实现,不仅存在液压油缓慢泄漏问题,而且电动的回转驱动器完全不具有该制动功能。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时快速刹死回转驱动器,启动时快速解除回转驱动器锁紧状态的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制动器座,回转驱动器的一级太阳轮同轴置于制动器座内,制动器座内设置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分为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所述摩擦片按照自上而下一片静摩擦片,一片动摩擦片的交替排放顺序安装,动摩擦片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的花键轴间隙配合,一级太阳轮置于静摩擦片的中心孔内,静摩擦片的圆周外齿卡嵌于制动器座的固齿圈内,所述静摩擦片连接将其轴向移动压紧和放松于动摩擦片上的操控机构,通过操控机构的运动使静摩擦片与动摩擦片放松和压紧从而消除和产生摩擦力。
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驻车时,操控机构与驻车动作联动,操纵静摩擦片压紧于动摩擦片上,制动机构处于闭式状态,静摩擦片与动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阻止动摩擦片转动,同时也阻止了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回转驱动器的回转制动(或驻车)。
解除驻车即启动时,操控装置与启动动作联动,操纵静摩擦片放松对动摩擦片的压紧,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消除(或基本消除),制动机构处于开式状态,动摩擦片随同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无障碍转动,从而实现回转驱动器的回转工作状态。
所述操控机构有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液压操控机构,该液压操控机构包括顶压弹簧和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置于顶压弹簧与静摩擦片之间,液压油缸泄压时(驻车)顶压弹簧通过活塞压紧静摩擦片于动摩擦片上,液压油缸充压时(启动)活塞推开顶压弹簧,解除静摩擦片对动摩擦片的压紧。
所述制动器座上方设置油缸座,制动器座置于油缸座内,制动器座与油缸座构成所述液压油缸,制动器座与油缸座之间形成环腔,活塞置于静摩擦片之上,活塞周边向下的裙部置于环腔的上腔,顶压弹簧预紧在活塞与油缸座顶部之间,环腔的下腔为液压油缸的油腔,油缸座上开设油孔连通油腔。
对应于油孔位置,于所述油缸座上安装延时阀,油孔通过延时阀连通液压油路。
所述动摩擦片为3片,所述静摩擦片为4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当挖掘机回转制动(或驻车)时,能克服挖掘机回转平台的转动惯性,起到立即刹车的作用。
2、因制动方式为机械摩擦制动,直接刹住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制动性能比完全靠控制阀组封闭液压油的制动方式更优越,避免了液力冲击,制动更加平稳。
3、当挖掘机在较大坡度上驻车时,起回转锁紧作用,有效地防止回转平台在挖掘臂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
4、完全避免了驻车过程中因液压油的缓慢泄漏导致回转平台的缓慢转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一级太阳轮;2、制动器座;3、动摩擦片;4、静摩擦片;5、固齿圈;6、顶压弹簧;7、限位板;8、活塞;9、油缸座;10、延时阀;11、油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以控制回转驱动器中一级太阳轮1的转动达到制动目的,为此设置制动器座2,一级太阳轮1同轴置于制动器座2内孔中,制动器座2内孔中还设有3片动摩擦片3和4片静摩擦片4,按照自上而下一片静摩擦片4,一片动摩擦片3交替排放的顺序装配,静摩擦片4的中心孔套装一级太阳轮1,静摩擦片4圆周外齿卡嵌于制动器座2的固齿圈5内,静摩擦片4被固定静止不动,动摩擦片3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1的花键轴间隙配合,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禾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禾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9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