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体测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5783.4 | 申请日: | 201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成;谭岂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张相午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体测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测漏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气缸体对气密性有很严格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气缸体不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需要在装配前进行对气缸体的曲轴腔和水腔的测漏试验,以分析、判断气缸体是否存在漏油、漏水等质量隐患,确保成品的合格率。为了满足配套要求,发动机气缸体的种类很多,各种气缸体的结构又不尽相同。由于气缸体的曲轴腔和水腔本身就具有很复杂的结构,测漏时需要密封的面积大,因此不同种类的气缸体在测漏时的密封操作有较大区别。用人工来密封气缸体会受到气缸体密封面积大、不同种类气缸体密封位置区别大的影响而造成操作的困难、费时,影响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适应多种发动机气缸体的测漏密封要求、节省人工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的气缸体测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体测漏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的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框架上的密封机构和测漏设备;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支撑平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分别对应气缸体的顶部、底部和四个侧面的六套密封机构,其中对应气缸体底部的一套密封机构是一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底面密封板;所述测漏设备包括与气缸体内腔连通的曲轴腔气控阀和水腔气控阀、检测气缸体内气压变化的测漏仪以及与所述测漏仪通信连接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根导杆,所述至少一根导杆的顶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相连,所述至少一根导杆上还滑动连接有一块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中对应气缸体顶部的一套密封机构包括一台设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主液压缸和一块设置在所述压板下表面的顶面密封板,所述主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中对应气缸体前侧的一套密封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压板上前侧位置的前支架,该前支架上设置有一个前端液压缸,其活塞杆朝向气缸体方向,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块前端密封板;所述密封机构中对应气缸体后侧的一套密封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压板上后侧位置的后支架,该后支架上设置有一个后端液压缸,其活塞杆朝向气缸体方向,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块后端密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中分别对应气缸体左右两侧的两套密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其中:所述对应气缸体左侧的一套密封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左侧位置的左侧液压缸,其活塞杆朝向气缸体方向,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块左侧密封板;所述对应气缸体右侧的一套密封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右侧位置的右侧液压缸,其活塞杆朝向气缸体方向,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块右侧密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辊道结构、驱动所述辊道结构升降的辊道升降结构和驱动气缸体在所述辊道结构上移动的输送驱动机构;并且,所述辊道升降结构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输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和辊道升降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腔气控阀和所述水腔气控阀均设置在所述压板上,并且所述曲轴腔气控阀和所述水腔气控阀上各自连接有穿过所述压板后穿设在所述顶面密封板上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顶部还设置有两个测漏仪,该两个测漏仪各自连接有一个气控阀;其中,一个测漏仪与所述曲轴腔气控阀连通,另一个测漏仪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腔气控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是电气控制系统,与所述密封机构和所述支撑平台均电连接,根据所述测漏仪的测试信号控制所述密封机构和所述支撑平台的动作,在所述测漏仪检测到异常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停止所述气缸体测漏装置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中还包括一个报警器,在所述控制系统输出报警信号时,该报警器发出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测漏装置可以同时测量气缸体的曲轴腔和水腔是否存在漏油、漏水质量故障。
2、利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的密封板来对气缸体进行密封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并且便于用液压缸进行夹紧,从而得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密检查的转接装置
- 下一篇:气缸盖试漏机调整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