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8624.8 | 申请日: | 201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7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彬;朱广炎;张军;袁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H01M4/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孙大为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单体 电池 成组 并联 连接 结构 | ||
1.一种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绝缘罩(1)、集流体(2)和模组顶盖(4);
所述集流体(2)具有可延伸性,可按照并联单体数目进行极耳孔槽扩展;
集流体(2)两侧部分具备外延,使与顶部绝缘罩(1)进行卡位;
集流体(2)采用螺孔延伸结构,延伸的螺孔结构与顶部绝缘罩预留的孔位进行紧配合卡位;
并联后的软包单体电池(5)的极耳通过顶部绝缘罩和集流体(2)的预留孔槽,然后弯曲与集流体(2)进行平面接触,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顶部绝缘罩(1)将单体电池本体与集流体(2)隔开,卡扣结构与模组顶盖进行卡位,开孔与集流体(2)的延伸螺孔进行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为铝塑膜封装的软包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流体(2)采用铜基材,延伸卡位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有强化焊接镍带(3)加强固定软包单体电池(5)与集流体(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软包单体电池成组的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模组顶盖(4)通过卡勾实现对集流体(2)的固定加强,通过下凸结构实现对焊接区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6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和RF技术的无线抄表系统
- 下一篇:弹出式电池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