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输液管的液面安全自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4339.9 | 申请日: | 2011-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少东 |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液 液面 安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医用输液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药液最终液面锁死的结构。
技术背景
输液管在临床上往往与输液袋配合使用。目前输液管多为软质材料制作的软管,在结构上通常由主管体、临时储液囊(莫非氏滴管)、调速轮、针头、储气结构等构成。与之配合使用的输液袋也多采用软质的,且采用了真空包装,在输液过程中也不会有空气进入,实现药液始终处于与外界空气隔绝的真空状态,保证了药液的纯度及使用安全性。
目前在临床上,输液管的各项结构及功能比较传统,尤其是当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的药液输尽后,输液管中下降的最终液面要完全依赖于人的控制,而且只能通调节药液滴速的滚轮来锁死下降的最终液面,这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具有很大的不便利性,尤其对于重症患者或长时间连续输液的情况,对人力的需求也相当明显。如果输液管中下降的最终液面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以至于液面下降得过低甚至出现血液回流的情况,将会增加处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输液管中下降的最终液面下降至一定高度后自动锁死的结构,以解决在无人监视或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停止药液最终液面的过度下降。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管液面安全自锁结构,包括:
液面锁死收紧囊,具有用于通过药液的第一腔室;
输液管主体部分,具有用于通过药液的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实现药液的流通。
液面锁死收紧囊位于输液管偏上的部位。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位于输液管中莫非氏滴管的上方,以避免莫非氏滴管中的药液流尽。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外围包围有安全保护气囊。安全保护气囊具有第二腔室,用于包容液面锁死收紧囊。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大于液面锁死收紧囊的最大外形体积。
优选地,安全保护气囊与液面锁死收紧囊间,即所述第二腔室剩余空间中充满气体或液体,对安全气囊的内壁及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外壁有压力P1。
优选地,P1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优选地,P1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以产生快速可靠的液面锁死响应,增加输液管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安全保护气囊的外形是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回转体形状。
优选地,安全保护气囊的外形是圆柱体或近似圆柱体的回转体形状。
优选地,安全保护气囊的外形是多面体或其他适合于包容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形状,如立方体或长方体等。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的外形是平滑管状,与输液管主体的外形相近。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外形是波纹管状,以增加液面锁死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外形是扁平囊袋状,以增加药液的流通性,同时也增加了液面锁死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外形是球状或近似球状或其他囊泡形状,以增加液面锁死收紧囊使用中的伸缩性。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壁厚小于输液管主体部分的壁厚,以增加液面锁死收紧囊的柔韧性。
优选地,液面锁死收紧囊的材料选为与输液管主体部分的相同或是相近的其他质地较软的材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面锁死收紧囊的自动收紧,可以在输液袋(瓶)中药液流尽后,液面下降至液面锁死收紧囊以下时,将被阻止进一步下降,提供了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由于无需人的干预就可实现自动临时切断输液,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了便利性;通过安全保护气囊的保护作用,为壁薄而柔韧的液面锁死收紧囊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护,避免了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破坏;通过安全保护气囊内所填充的气体或液体对液面锁死收紧囊的正压力,增加了液面锁死动作的可靠性及快速性,同时也增大的输液管的适用范围,当安全保护气囊内所填充的气体或液体对液面锁死收紧囊产生足够大的压力时,输液管在用于非真空装输液袋(瓶)时也会产生自动锁死这一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少东,未经孙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4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