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飞轮的浇铸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2718.6 | 申请日: | 201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袁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环球汽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飞轮 浇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可隔渣的发动机飞轮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浇铸系统由直浇管和内浇口连接,高温金属水通过直浇管直接进入模具中,铁水中含有少量的金属渣也进入到模具中,使模具含渣量高,产品质量低。也有少数在模具中设置隔渣网,但隔渣网易坏,更换直接增加成本。频繁更换需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除金属渣、结构简单、成本低、耐用的发动机飞轮的浇铸模具。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飞轮的浇铸模具,上模(1)、下模(2)、排气孔(3)、浇铸系统,所述上模(1)的型腔与发动机飞轮上半部形状相对应,所述下模(2)的型腔与发动机飞轮下半部形状相对应,所述浇铸系统设置在上模(1)的型腔外侧,该浇铸系统包括直浇管(4)和内浇管(5),所述下模(2)的型腔侧壁局部向下凹陷形成三个内浇口(6),所述排气孔(3)设置在上模(1)型腔的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直浇管(4)和内浇管(5)之间的隔渣凼(7),所述隔渣凼(7)与上模(1)一体成型,隔渣凼(7)顶壁高于内浇管(5),所述直浇管(4)、隔渣凼(7)、内浇管(5)依次连通。
所述隔渣凼(7)横向设置,内浇管(5)下端与隔渣凼(7)左端相连,直浇管(4)上端与隔渣凼(7)右端相连,使金属渣能更好的被拦截在隔渣凼里。
所述隔渣凼(7)的顶壁比内浇管(5)高1—3cm,进一步保证了隔渣凼的除渣效果。
所述上模(1)的型腔外侧还设置有收缩冒(8),所述收缩冒(8)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在浇铸过程中起到补缩毛孔的作用。
高温金属水通过直浇管进入隔渣凼,高温金属水进入隔渣凼,由于速度减慢,金属渣上浮;隔渣凼的顶壁高于内浇管,金属渣被拦截在隔渣凼里,下面的就是较纯净的金属水,使进入模具的高温金属水的含渣量很低。其有益效果: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隔渣凼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采用排气孔有效的将型腔的气体排出,采用补缩冒补缩了毛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浇铸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发动机飞轮的浇铸模具,由上模1、下模2、排气孔3、浇铸系统、直浇管4、内浇管5、内浇口6、隔渣凼7、收缩冒8组成,上模1的型腔与发动机飞轮上半部形状相对应,下模2的型腔与发动机飞轮下半部形状相对应,浇铸系统设置在上模1的型腔外侧,该浇铸系统包括直浇管4和内浇管5,下模2的型腔侧壁局部向下凹陷形成三个内浇口6,排气孔3设置在上模1型腔的中心。浇铸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直浇管4和内浇管5之间的隔渣凼7,隔渣凼7与上模1一体成型,隔渣凼7顶壁高于内浇管5,直浇管4、隔渣凼7、内浇管5依次连通。
隔渣凼7横向设置,内浇管5下端与隔渣凼7左端相连,直浇管4上端与隔渣凼7右端相连,隔渣凼7的顶壁比内浇管5高1—3cm。
上模1的型腔外侧还设置有收缩冒8,收缩冒8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环球汽配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璧山环球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芯盒射芯机快速充气阀
- 下一篇:一种照明水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