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0006.0 | 申请日: | 201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玺路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7 | 分类号: | H01S3/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二氧化碳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器件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
背景技术
静态直流高压放电的管状二氧化碳激光器要获得数百瓦或以上的激光输出功率,需要相当的谐振腔长度,为使之具有实用性,许多年来人们都在致力于用折叠谐振腔体的方法以便实现该类封离型静态二氧化碳管状激光器的产品化;但迄今为止尚未获得较为合适的方法与结果。该类静态直流高压放电二氧化碳激光器的现有技术的特点是:激光介质气体在谐振腔中是连续贯通的,现有的折叠技术也同样遵循了激光介质气体在谐振腔中连续贯通的规律,不过这也正是阻碍现有折叠技术难以将该类二氧化碳激光器推向数百瓦乃至千瓦级输出水平实现量产化的技术障碍。
现有折叠技术的缺点在于:折叠反射镜的镜面与低气压激光介质气体相接触的,另一面承受大气压力,如若采用镜座调整机构来调校折叠光路,则要保持镜面中心始终稳定在两根折叠管轴心线的交点并调节空间角度,受内外压差及难以从放电管内部检测并确定基准点位置的影响、该镜座调整机构的设计技术难度以及操作难度相当大,制造成本也会很高。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关这类激光器折叠反射镜调整装置的产品实物与报道。如若不采用镜座调整机构来调校折叠光路,则须将两根折叠管交接处的端面加工致上述要求后再封接上反射镜,也即该端面既要处于两根折叠管轴心线的交点上,又要与两管轴心线的角平分线垂直,其难度也很大,一旦加工面低于两折叠管轴心线交点,则无法恢复甚至报废,目前为止尚未见到用机器来加工该端面的例子。可见现有折叠技术的不足限制了静态直流高压放电的管状二氧化碳激光器向更高功率水平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可调,制造简单,可批量生产的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包括放电管,所述放电管内充有激光介质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红外透明窗,所述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还包括折叠反射镜,折叠反射镜位于放电管连接有红外透明窗的一端的外侧,夹持在折叠镜座上。
所述放电管的根数为两根或两根以上。
作为优化,所述放电管的根数为两根。
所述放电管为平面交叉放置的或平行放置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断了激光介质气体在谐振腔中的连续贯通,使得反射镜能够在大气环境中方便地实现激光谐振光路的折叠;且反射镜独立于激光介质气体之外,摆脱了因紧贴放电管端的压力差、高气密性、高电位、调整空间小及定位检测困难等条件的束缚,仅用普通的五维调整镜座便可实现激光放电管的折叠;由于反射镜的方便可调,可实现一个以上的折叠,为获得大功率折叠型静态直流高压放电管状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可行性提供了关键技术,使得数百瓦级直流高压轴向放电封离型二氧化碳激光器产品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放电管平面交叉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放电管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包括放电管1,放电管1为管状空心玻璃管,其内充有激光介质气体,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氦气。放电管1一端封接有红外透明窗片2,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还包括反射镜3,所述反射镜3夹持在调整镜座4上,所述调整镜座4独立于放电管1之外,位于红外透明窗片2的一侧。
放电管1为两根平面交叉的放电管1,反射镜3的镜面中心在两根放电管1轴心线的交点位置,所述调整镜座5具有位移和摆动调节功能,并以此调节夹持在镜座上的反射镜3角度,反射镜3为高反射率的镀金镜。而红外透明窗片2为硒化锌制成的平面透镜,可中断相邻的两放电管1间的激光介质气体的连续贯通,使得反射镜3能够在大气环境中方便地实现激光谐振光路的折叠。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的折叠谐振腔体式静态二氧化碳激光器,包括放电管1,所述放电管1为管状空心陶瓷管,其内充有激光介质气体,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氦气。所述放电管1一端分别封接有红外透明窗片2,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还包括反射镜3,所述反射镜3夹持在调整镜座4上,所述调整镜座4独立于放电管1之外,位于红外透明窗片2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玺路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玺路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