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叶轮式排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9086.8 | 申请日: | 201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成;许剑平;谢宇峰;刘国平;郝建英;姜明海;常建国;杨金砖;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玉成 |
| 主分类号: | A01C15/16 | 分类号: | A01C15/16;A01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叶轮 式排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谷物条播机或中耕施肥机上的柔性叶轮式排肥器。
背景技术
排肥器广泛应用于谷物条播机、中耕作物播种机和中耕施肥机上,主要用于排施粒状和粉状化肥、粒状复合肥以及自制颗粒肥等。目前使用的排肥器都是外槽轮式的,由排肥器壳体、外槽轮、轮轴组成。在多行播种机上对应每一行由多个外槽轮式排肥器串联安装,通过轴向同时移动外槽轮的安装位置改变其工作长度,实现排肥量的调节。该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以及耐腐蚀和耐磨的问题。但尚有不足之处,外槽轮式排肥器适于排施流动性好的松散化肥和复合粒肥,对吸湿性强的粉状化肥易黏结槽轮,引起架空、堵塞,进而影响排肥量均匀性;另外,通过轴向同时移动外槽轮的安装位置实现排肥量的调节,这种使用调节方式不够方便。可见,存在着通用性差、工作性能不稳定可靠、使用调节不够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好、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使用调节方便的柔性叶轮式排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叶轮式排肥器,包括肥盒本体和安装在该肥盒本体上的排肥管、排肥轮、轮轴、排肥轮驱动装置以及排肥量调节装置。所述排肥轮设计为圆柱形叶轮形状,该圆柱形叶轮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数个叶片,相邻两个叶片构成深槽,且采用制造,使排肥轮的叶片具有柔性特征,所述排肥轮通过轮轴沿纵向支承安装在该肥盒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肥轮驱动装置由从动齿轮、护罩、主动齿轮、驱动轴组成,从动齿轮安装在轮轴端部,驱动轴沿横向垂直设置支承安装在该肥盒本体上,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且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护罩设置在该主动齿轮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肥量调节装置由调节齿轮、调节轴、调节齿条、肥量调节板组成,调节齿条固装在肥量调节板上,与所述排肥轮轴向相对应,该肥量调节板沿纵向嵌装在该肥盒本体的入口两侧滑槽内,调节齿轮安装在调节轴上,该调节轴相对排肥轮横向垂直设置,使调节齿轮与调节齿条相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叶轮式排肥器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用性好。由于所述排肥轮设计为圆柱形叶轮形状,该圆柱形叶轮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数个叶片,相邻两个叶片构成深槽,且采用制造,使排肥轮的叶片具有柔性特征,既可以适于排施流动性好的松散化肥和复合粒肥,又可以适于吸湿性强的粉状化肥,而不易黏结排肥轮。
2.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采用柔性叶轮式排肥轮排肥能力强,不易引起架空、堵塞,保证了排肥量均匀性。
3.使用调节方便。调节齿轮安装在调节轴上,该调节轴相对排肥轮横向垂直设置,使调节齿轮与调节齿条相啮合,旋转调节轴使调节齿轮驱动调节齿条直线移动,带动肥量调节板沿该肥盒本体的入口两侧滑槽进出,实现排肥量的调节。排肥量调节的过程不需要改变排肥轮的安装位置,对于多行播种机,可以共用一根安装在播种机架上的调节轴,排肥量调节方便、同步、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叶轮式排肥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叶轮式排肥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叶轮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叶轮端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调节齿轮1 调节轴2 调节齿条3 肥量调节板4 排肥轮5 轮轴6 从动齿轮7 护罩8 主动齿轮9 驱动轴10 排肥管11 肥盒本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柔性叶轮式排肥器的构造示意图,包括肥盒本体12和安装在该肥盒本体12上的排肥管11、排肥轮5、轮轴6、排肥轮驱动装置以及排肥量调节装置。在图4、图5中,所述排肥轮5设计为圆柱形叶轮形状,该圆柱形叶轮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数个叶片,相邻两个叶片构成深槽,且采用制造,使排肥轮5的叶片具有柔性特征,如图1所示,所述排肥轮5通过轮轴6沿纵向支承安装在该肥盒本体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玉成,未经梁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出电流可调的智能恒流供电装置
- 下一篇:全红外辐射陶瓷加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