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1395.0 | 申请日: | 201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峰;张自魁;蒋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皓月电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简便 用电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特别是一种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用电容器主要还是采用普通的环氧树脂封装电容器,而专门针对汽车的特殊环境所制造的专用汽车电容器出现较少。虽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01622936U)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直流支撑滤波电容器。其结构是:在外壳内设置有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的两端焊接有铜片作为引出线,两个所述引出线铆接到框架上形成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在外壳内的电容器芯子周围填充有环氧树脂。该电容器适合用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长期工作温升小,滤波效果好。但是这种电容器在生产和使用中却常遇到如下问题。
1、电极片在安装时不容易定位在壳体上,特别容易在灌封环氧树脂时造成电极片位置移动,影响产品质量。
2、该盒状电容器的安装定位不方便,产品上没有为电容器的安装设置任何辅助结构。
3、该电容器在连接使用时,由于车身的震动或晃动,特别容易产生电极片与环氧树脂的结合部脱开的情况,使产品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容易影响汽车使用安全。
另外,电极片的接地问题也没有在现有的车用电容器中得到妥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主要解决上述现有车用电容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电极片接地以及电极片与环氧树脂的结合部脱开的问题,它能提高车用电容器的抗震性能,而且便于固定安装,确保了车用电容器的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它包括盒状电容器壳体、引出电极片、容置于电容器壳体内的电容器芯子、与电容器芯子连接的引出电线和用于封装电容器芯子的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出电极片由内连接端、中间连接部位和外连接端构成,其中,竖直片状的中间连接部位的上端通过向内弧形连接部连接向下延伸的内连接端,中间连接部位的下端通过向外弧形连接部连接向外水平延伸的外连接端,该外连接端上具有固定安装孔;所述的电容器壳体对应二侧外壁底部延伸有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耳,电容器壳体上靠近某一安装耳的外壁上具有从顶端延伸到安装耳上的引出电极片安装槽;所述的引出电极片的中间连接部位嵌入引出电极片安装槽;所述的引出电极片的外连接端位于安装耳上方,且固定安装孔和安装孔相对应。
所述的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耳的安装孔内嵌套金属套管。
所述的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器壳体底部具有定位柱。
所述的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器壳体内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安装简便的车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出电极片的内连接端上具有内固定孔。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引出电极片的良好安装定位,避免由于电极片位置变化影响环氧树脂灌封质量,而且引出电极片的安装定位十分简便。
2、本实用新型特殊的引出电极片结构,其两个弧形连接部的存在会将电极片震动力被释放掉,震动力不容易传递到电极片与环氧树脂的连接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引出电极片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器外壳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11-引出电极片安装槽,12-加强筋,2-安装耳,3-引出电极片,31-内连接端,32-外连接端,33-中间连接部位,34-固定安装孔,35-内固定孔,4-引出电线,5-定位柱,6-环氧树脂,7-安装孔,8-金属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皓月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皓月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以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麦克风组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