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废油、消污排油的收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590.6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陶成鼎;陶孜昀;宋松树;刘月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废油 消污排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废油废水或事故性油类(液体)排放收贮装置或系统,具体涉及虹吸式废油、消污排油的收贮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常有各种油脂类(液体)的排放,有的是生产性油脂(液体),如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贮油(液体)爆炸、火灾等油类溢出事故,机械维修的废水废油,化工行业生产中偶发的事故排油,电力生产中的变压器排油,以及生活中有餐饮业的废油废水排放等, 当前在很多情况下自主或不自主地将其排入下水道、河流或其他低洼处,对环境和生产造成一定危害,因此设置适当的废油废水或事故性油类(液体)排放收贮装置或系统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虹吸式废油、消污排油的收贮装置,利用虹吸原理排水蓄油,在一个池内实现排水蓄油功能,能对正常排油或事故排油进行自动分离,将油留贮回收,废水排走,控制或避免其危害,无须人工操作控制油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虹吸式废油、消污排油的收贮装置,包括油池和油水排出装置;油池为圆形或矩形池体,油水排出装置是在油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排油后水位线、排油前水位线和排油后油位线;所述的油池池壁上设置有虹吸管、入池油水管和油回收管;其中,虹吸管的顶高程接近排油后油位线,虹吸管于油池内部分的管口要低于排油后水位线,于油池外部分的管口要与油池内排油前水位线相持平;所述虹吸管于油池外部分的管口下方还设有一带漏斗状接口的排水管;上述入池油水管的位置要高出排油后油位线;上述油回收管的位置要低于排油后水位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无论何时发生正常排油或事故排油,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能自行分离的特点,并适当考虑排油时,油水混合物分离时间差的影响,将油留贮,废水排走。且无须人工操作控制油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虹吸管;2排水管;3入池油水管;4油回收管; 5油池;6排油后水位线;7排油前水位线;8排油后油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虹吸式废油、消污排油的收贮装置,包括油池5和油水排出装置;油池5为圆形或矩形池体,油水排出装置是在油池5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排油后水位线6、排油前水位线7和排油后油位线8;所述油池的池壁上设置有虹吸管1、入池油水管3和油回收管4;其中,虹吸管1的顶高程接近排油后油位线8,虹吸管1于油池内部分的管口要低于排油后水位线6,于油池外部分的管口要与油池内排油前水位线7相持平;所述虹吸管1于油池外部分的管口下方还设有一带漏斗状接口的排水管2;上述入池油水管3的位置要高出排油后油位线8;上述油回收管4的位置要低于排油后水位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渗透静态吸附净油装置
- 下一篇:绕垂直平面内封闭轨道滑行的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