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悬架与下摆臂总成连接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4615.9 | 申请日: | 201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琚鹏磊;郑玲玲;陈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5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下摆 总成 连接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可靠、耐用的一种汽车后悬架与下摆臂总成连接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经济性轿车后悬架都以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为主,虽结构简单,但可靠性差,其寿命受到与下摆臂总成连接位置上的弹性衬套影响比较大。后悬架以弹性衬套为铰链与下摆臂总成相连,后悬架工作时上下摆动,使得弹性衬套受到纵向、轴向、扭转三个方向的载荷,这种结构下的弹性衬套可靠性低,比较容易失效,从而引起整个后悬架系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后悬架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弹性衬套可靠性低、易失效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与下摆臂总成连接的改良结构,可靠性和耐用性大大提高,同时结构简单,适于产业化生产,且进一步地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设于下摆臂总成上的连接腔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为中空结构,芯轴内设有枢接于后悬架上的连接螺栓,在芯轴两端设有轴承。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轴承结构,有效地承担了扭转力,降低了连接失效现象的发生。
为了有效地调整轴承的游隙,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腔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游隙调节螺母,所述游隙调节螺母的一个端面与轴承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芯轴外部套有密封套管。
作为优选,所述后悬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所配的一对铰接孔,连接螺栓穿伸过所述铰接孔,连接螺栓一端设有自锁螺母。
为了加强后悬架总成铰接孔处的刚度,作为优选,所述下摆臂总成与所述后悬架连接面之间设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原受纵向、轴向、扭转的弹性衬套中的扭转功能分离出来,通过两组轴承来承担扭转功能,大幅提高了汽车后悬架系统的可靠性、耐用性,同时乘坐舒适性亦进一步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后悬架;11、连接腔体;2、下摆臂总成;3、芯轴;4、连接螺栓;5、自锁螺母;6、轴承;7、密封套管;8、游隙调节螺母;9、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后悬架与下摆臂总成连接的改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连接腔体11内的芯轴3,该连接腔体11制于下摆臂总成2上,该芯轴3为中空管状结构,芯轴3外部套有密封套管7,芯轴3内套有连接螺栓4,该连接螺栓4枢接于后悬架1上,在芯轴3两端分别安装有滚珠轴承6,在滚珠轴承6前端还布置有游隙调节螺母8,该游隙调节螺母8螺纹连接在连接腔体11的开口端内壁上,游隙调节螺母8的端面与轴承6接触。
连接螺栓4枢接后悬架1上,后悬架1上制有与连接螺栓4位置相对应的一对铰接孔,连接螺栓4穿伸过铰接孔,连接螺栓4一端连有自锁螺母5。
下摆臂总成2与后悬架1对应的两个连接面之间均安装有加强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塑料容器全自动中空成型机
- 下一篇:新型胃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