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系统控制组合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7296.9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唐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 地址: | 64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轮胎 放气 系统 控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系统控制组合阀,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轮胎充放气系统的控制组合阀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充放气电磁阀、减压阀、单向阀等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底板模块上,各模块间靠管路连接,存在体积笨重、安装不便、可靠性差的缺点。另有一种底板整体式控制组合阀,缺点是需在进行车辆充放气动作前(后),驾驶员需下车手动开(关)各轮胎上的充放气截止阀,且在充放气完成后控制组合阀无法排放管路中压力空气,致使油气封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从而给车辆润滑系统造成严重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板整体式、结构紧凑、装配便捷、可靠性高、且能够支持自动充放气及排放管路压力功能的控制组合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系统的控制组合阀,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底板,在底板上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连接充气电磁阀和放气电磁阀,充气电磁阀和放气电磁阀均连接轮胎通断电磁阀,轮胎通断电磁阀后有出气口接头;放气电磁阀和轮胎通断电磁阀之间有减压阀、尼龙管、单向阀;底板内有内部通道连接各部件;设置有排气电磁阀和排气接头实现背压。
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系统的控制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排气接头、进气接头和出气口接头与底板连接靠O型圈密封。
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系统的控制组合阀,其特征在于:轮胎通断电磁阀、放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均为常闭二位三通电磁阀,充气电磁阀为常闭二位二通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控制组合阀采用底板整体式结构,即所有功能阀件均连接在一块底板上,各部件间连通依靠底板内部的通道完成,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底板上所有零部件均被保护在一钢制保护罩内,罩内空气与外界隔绝,避免了外界污物对组合阀的污染,从而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如用于军用车辆,可防止外界有毒气体污染驾驶室或乘员室。通过各电磁阀的配合可同时对各轮进行充(放)气操作,完成后排气电磁阀自动排放组合阀至轮胎间管路的压缩空气,如此将有效增加旋转密封气室寿命,保护车辆润滑系统。同时,还避免了操作人员下车开/关截止阀操作。采用模块化装配的设计思想,装备简便,不易产生误操作,对装配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低,亦便于产品的维护与检修。扩展方便。如需用于有线传感测压充放气系统,只需将出气口接头与控制轮胎供气通断的电磁阀间底板部分加宽,然后加装有线压力传感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充放系统未进行充放气动作时,所以电磁阀均处断电状态。
当路面状况改变或是车胎压力的下降,驾驶员须对轮胎进行充气操作时,充气电磁阀7通电,轮胎通断电磁阀13通电,其中轮胎通断电磁阀的通电个数取决于需要充气轮胎的个数。此时压缩空气经进气接头5通过充气电磁阀7,再经由各轮胎通断电磁阀13通向出气口接头14向各轮供气。当各轮压力均达到设定值时,系统进入排背压程序,充气电磁阀7断电、轮胎通断电磁阀13继续通电、排气电磁阀10通电,充气电磁阀7至装于轮胎上的轮边阀间管路的压缩空气经过排气电磁阀10和排气接头9排至外界大气。所有电磁阀断电,充气动作完成。
当路面状况改变或是车胎气体压力过高,驾驶员须对轮胎进行放气操作时,放气电磁阀6通电,轮胎通断电磁阀13通电,其中轮胎通断电磁阀的通电个数取决于需要放气轮胎的个数。此时压缩空气经进气接头5依次通过放气电磁阀6、减压阀3、尼龙管4、单向阀8、轮胎通断电磁阀13和出气口接头14,减压后的气体作为控制气压控制轮边阀排放轮胎内空气。当胎压达到设定值压力时,系统进入排背压程序。此时,放气电磁阀6断电、各轮胎通断电磁阀13继续通电、通电,放气电磁阀6至装于轮胎上的轮边阀间管路的压缩空气经过排气电磁阀10和排气接头9排至外界大气。所有电磁阀断电,充气动作完成。
此外,在充放气过程中,放气电磁阀6和轮胎通断电磁阀13在通断动作过程中排放到阀箱内的气体可通过排气电磁阀10的排气口流至排气接头9排至外界大气,以避免阀箱内部出现背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7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悬挂系统高强度管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