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2236.8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昌;赖晋山;吴坤烈;黄于伦;刘香君;刘天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感测器 抛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感测器,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感测器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已知生物感测器1为搭配一检测片2使用,广泛的应用在医疗领域,可用于各种疾病、病毒、有毒物质的检测,也可用于检测生理信息,如血糖、胆固醇、尿酸、血红素与血氧,该检测片2为依据其检测项目滴入各种检体,如血液、尿酸、组织液、测试样品等等。
上述已知的生物感测器1,检测片2插入生物感测器1进行检验完毕之后,需要拔除检测片2,在拔除检测片2的过程中,使用人有可能会接触到检测片2上的检体,由于检测片2上的检体的种类繁多,并可能具有感染性或是慢性中毒的风险,使用人长时间且频繁的接触检测片2,会大大增加风险性,而让使用人暴露在感染与慢性中毒的环境中,容易造成院内感染,甚至是让病毒传入社区而造成大规模群聚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种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以安全的取下检测片,保护使用人的安全。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装设于一具有一检测片插口的生物感测器,以供插入一检测片进行检验,其包含一包膜与一连接装置,其中该包膜与该连接装置可单独使用于该生物感测器上,或是单独使用也可。
当该包膜单独使用于该生物感测器上时,该包膜可具有一容置该生物感测器的空间,该空间具有一开放端与一封闭端,该开放端供该生物感测器穿入至接触该封闭端为止,且该封闭端具有对应该检测片插口的一开槽,以让该检测片经该开槽插入该检测片插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该包膜的开放端具有一反折边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还包含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该封闭端,该连接装置设有一检测片转接部,该检测片转接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检测片插头与一检测片延伸插口,该检测片插头供穿过该开槽插入该检测片插口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该包膜的开放端具有一反折边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还包含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套覆该生物感测器接触该封闭端的一端并罩覆该封闭端,且该连接装置设有一检测片转接部,该检测片转接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检测片插头与一检测片延伸插口,该检测片插头供穿过该开槽插入该检测片插口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该包膜的开放端具有一反折边缘。
而当该连接装置单独使用于该生物感测器上时,该连接装置可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套覆该生物感测器具该检测片插口的一端,该连接装置设有一检测片转接部,该检测片转接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检测片插头与一检测片延伸插口,该检测片插头供插入该检测片插口内,以让该检测片插入该检测片延伸插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还包含一包膜,该包膜具有一容置该生物感测器与该连接装置的空间,该空间具有一开放端与一封闭端,该开放端供该生物感测器与该连接装置穿入至该连接装置接触该封闭端为止,且该封闭端具有对应该检测片延伸插口的一开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感测器的抛弃装置,其中,该包膜的开放端具有一反折边缘。
而当配合使用时,该连接装置的该连接部可连接该包膜的该封闭端并以一体成型制成而一体化,其中该检测片插头为先穿过该开槽再插入该检测片插口内。
也可先让该包膜先包覆该生物感测器,而该连接部再套覆该生物感测器接触该封闭端的一端并罩覆该封闭端。
也可先让该连接部先套覆该生物感测器,而该包膜具有一容置该生物感测器与该连接装置的空间,该开放端供该生物感测器与该连接装置穿入至该连接装置接触该封闭端为止。
据此,本实用新型可于生物感测器上同时安装该包膜与该连接装置或是仅单独安装任一种,相较现有技术的优点:在检验后,使用人可以反折该包膜,在拆卸该包膜的同时,不接触的取下该检测片或插有该检测片的连接装置,或者在没有使用该包膜时,通过拆卸该连接装置来取下该检测片,以避免直接接触该检测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检测片量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装置图;
图3A~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包膜装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连接装置图;
图6A~图6D为第二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22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