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块以及背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0776.2 | 申请日: | 201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6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阙成文;郭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7/00;F21V23/06;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块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以及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正逐渐成为主流显示器。背光模块是液晶显示器产品中一个提供光源的重要光学组件,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背板、散热支架等组成。其中,导光板及光学膜片依次设置于背板之上,光源设置在导光板侧面(导光板入光面)。
传统的导光板固定方式是在背板上制作一些结构并且在导光板四周设置凹槽或是凸起进行固定,由于考虑到导光板材料会受环境影响的胀缩问题,所以通常在做导光板设计时,往往会在导光板固定位置处留出足够的间隙以供其胀缩,但由于这些间隙的存在,使得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距(耦光距离)存在一定的变异,由于无法保证耦光距离的稳定性而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光学表现。同时,上述的导光板固定方式较为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及背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导光板固定方式由于耦光距离不稳定影响液晶显示模块光学表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及背光装置,能够提高耦光距离的稳定性,实现模块化组装,简化背板组装工艺,提升组装的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印刷电路板、散热支架、第一紧固器件,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具有一耦光距离,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有两个以上的导光板凸起,所述第一紧固器件将所述散热支架、印刷电路板和导光板固定成独立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凸起上均设置有攻牙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散热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攻牙孔相对应的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中均将至少其中一个通孔设为定位通孔,而其余通孔则设计有偏移补偿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凸起的高度等于所述发光体的厚度与耦光距离之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装置,包括导光板、印刷电路板、散热支架、反射片、背板、第一紧固器件和第二紧固器件。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具有一耦光距离。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有两个以上的导光板凸起,所述第一紧固器件将所述散热支架、印刷电路板和导光板固定成独立的背光模块,所述第二紧固器件将所述背板、反射片及所述背光模块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凸起上均设置有攻牙孔,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散热支架上分别设置与所述攻牙孔相对应的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中均将至少其中一个通孔设为定位通孔,而其余通孔则设计有偏移补偿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凸起的高度等于所述发光体的厚度与耦光距离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背面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背板上设有第三组通孔,所述背板的第三组通孔处设有与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背光模块以及背光装置通过对导光板、印刷电路板及散热支架三者先进行模块化组合,再将组合后的模块装配到背板上,以提高背光模块中耦光距离的稳定性,使背光模块实现简单的模块化组装,简化背板组装工艺,提升组装的便利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模块正装和倒装的情况下皆能达成一样的光学尺寸参数,满足液晶显示模块整机装配方式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0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