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0761.6 | 申请日: | 201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代国岭;张春霞;张希忠;马虎根;凃文静;吕凤勇;何红萍;高慧;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海双涵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5541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能源和动力等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通常包括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压力范围广、选择范围大、成本低,设计、制造和使用技术成熟等优点,特别是在处理大流量、高压及高温等情况下,管壳式换热器更凸显其优势。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光滑管或异型管作为传热元件,采用折流板或折流杆来支撑管束,且兼有导流的作用。采用这种结构,壳程流体流动时容易在转折区及进出口附近的涡流滞留区形成流动及传热死区,导致传热效率降低。壳程内流体横向冲刷管束,造成较大的流动阻力,并且在大雷诺数下管束常发生流体诱发震动,导致换热管泄露失效。
近几十年来,在对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方面,各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开始的光滑表面阶段到粗糙表面阶段,再到插入件扰动阶段、喷流扰动阶段,最后到现在的贴壁旋流扰动阶段。这种以综合传热系数大小分类的方法展示了换热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即人们逐渐把管壳式换热器强化换热的重心由管侧的改进向壳侧的改进转移,而壳侧中的支撑结构又是影响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和流动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足够强度的扰动,又可有效的降低壳程流体的压降,减少传热温差损失,提高总传热系数的管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换热管和设置在换热管之间的管间支撑物,其特征在于:管间支撑物为螺旋簧支撑物,螺旋簧支撑物的轴线平行于换热管的轴线。
采用螺旋簧支撑物支撑换热管,保证换热管之间有较大间隙,可有效地增加壳侧流体的扰动与混合,减薄了边界层的厚度,而螺旋簧支撑物自身对流体的阻力又很小,提高了传热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换热管泄露失效,螺旋簧支撑物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可设置不同的排列方式,以便达到最好的传热效果。
所述螺旋簧支撑物设为渐缩渐扩型,分为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第一锥形段和第二锥形段,第一平直段的右端连接第一锥形段中直径较大一端,第二平直段的左端连接第二锥形段中直径较大一端,两锥形段中直径较小端相连接。平直段的作用是支撑换热管,锥形段为扰流作用,可提高传热效率。
所述螺旋簧支撑物平直段的外周与相邻换热管采用多点接触式连接。
所述换热管为异形强化换热管。在采用螺旋簧支撑物支撑换热管的情况下采用异形强化换热管,可强化管内外的对流换热,提高总换热系数,提高整个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异形强化换热管可以是常用的缩放管、横纹波纹管、螺旋波纹管、波节管等。
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单壳程单管程、单壳程多管程及多壳程多管程类换热器,各类换热管的进、出口位置依换热器的具体类型而定,螺旋簧支撑物均以多点接触式与相邻换热管连接,螺旋簧支撑物的布局与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换热器进行选择,使换热器达到最好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螺旋簧支撑物支撑换热管可有效地增加壳程流体的扰动与混合,减薄了边界层的厚度,且其自身对流体的阻力很小,提高了传热效率;采用异形强化换热管可强化管内外的对流换热,提高总换热系数,提高整个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此种螺旋簧支撑物的使用可节省金属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簧支撑物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封头管箱 2、管侧流体入口 3、换热管 4、螺旋簧支撑物 5、壳侧流体入口 6、防冲板 7、凸形封头 8、壳体 9、壳侧流体出口 10、管侧流体出口 11、隔板12、第一平直段 13、第二平直段 14、第一锥形段 15、第二锥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海双涵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未经山东万海双涵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0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尺带无刻度的数显卷尺
- 下一篇:氧燃烧式蒸汽发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