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陡峭边坡的人工马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2215.8 | 申请日: | 2011-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泰仁;王登银;鄢镜;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峭 人工 马道 结构 | ||
1.一种陡峭边坡的人工马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陡峭边坡的选定位置并排设置若干锚杆(5),在锚杆(5)的外露端浇筑有紧贴坡面的混凝土三角体(1),在混凝土三角体的上面浇筑有水平的混凝土悬挑板(2),混凝土悬挑板(2)的内侧贴坡浇筑与所述悬挑板连成整体的混凝土板(3),混凝土板与边坡之间设置锚筋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峭边坡的人工马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悬挑板(2)与混凝土板(3)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峭边坡的人工马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锚杆(5)与锚筋束(4)之间设有连接筋(8),连接筋与锚杆(5)和锚筋束(4)的相交处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陡峭边坡的人工马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悬挑板(2)与混凝土板(3)内部、靠近外表面处布置有受力筋(6)组成的钢筋网;混凝土悬挑板(2)边缘设有若干L形预留插筋(7),预留插筋的拐角端埋于混凝土悬挑板(2)内,另一端向上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陡峭边坡的人工马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马道每15m预留一条结构缝,缝内用沥青木板填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2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