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5157.6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素琳;陈小峰;易祥众;庞凤;覃勇;蒙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01P7/16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吴安仪;邱振泉 |
| 地址: | 5370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断 柴油机 出水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使的安全性越来越受人关注。很多汽车厂商为了增加汽车在行使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增加汽车缓速器就是一个常用的措施。在汽车上增加缓速器后,对匹配汽车的发动机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缓速器在缓速时产生热量,这就需要汽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为其提供冷却水源,通过缓速器的冷却水温需要共用发动机的节温器进行温度调节。而以前的使用结构为双层管道结构,不仅受到空间布置的局限,而且由于结构复杂制造过程中废品率较高,容易出现缩松、开裂、漏水等故障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为缓速器提供冷却水源,不仅解决满足了缓速器的冷却水温共用发动机的节温器进行温度调节的要求,而且解决了前期结构缩松,开裂现象严重造成漏水、废品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后管道(8)有第1出水管连接口(1)、第2出水管连接口(2)、第3出水管连接口(3)、第4出水管连接口(4)、第5出水管连接口(5)、第6出水管连接口(6)和出水口(7),前管道(12)有进水口(10)和连接法兰(11),后管道(8)与前管道(12)连接,其之间连接内腔装有隔断物(9),前管道(12)装有进水口(10)。
一种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第1个出水管连接口(1)、第2出水管连接口(2)、第3出水管连接口(3)、第4出水管连接口(4)、第5出水管连接口(5)、第6出水管连接口(6)与气缸盖水套出水口连通,并连通后管道(8),出水口(7)与缓速器热交换器冷却液入口连接,进水口(10)与缓速器热交换器冷却液出口连接,前管道(12)通过连接法兰(11)连通柴油机节温器座。
此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冷却水经过发动机后,从出水管流向缓速器热交换器,然后又回流到出水管,最终通过发动机节温器的调节后,进入冷却水箱,此管结构简单、实用,空间布置比较方便。
2、由于采用单管道隔断式结构,合理布置隔断及进出水口的位置,使得该管空间布置方便,生产加工上不易出现缩松、开裂现象,漏水情况大大减少,成品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断式柴油机出水管结构俯视图。
第1出水管连接口(1)、第2出水管连接口(2)、第3出水管连接口(3)、第4出水管连接口(4)、第5出水管连接口(5)、第6出水管连接口(6)、出水口(7)、后管道(8)、隔断物(9)、进水口(10)、连接法兰(11)、前管道(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出水管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此柴油机出水管采用单管道隔断式结构,出水管为六缸柴油机出水管,安装在柴油机气缸盖上,第1~第6个出水管连接口分别连接气缸盖水套出水口,从气缸盖水套出来的冷却液统一流入后管道(8)内,经过出水口(7)流入到缓速器热交换器中,对缓速器热交换器进行冷却,之后冷却液回到进水管的进水口(10),再经过前管道(12)流入到节温器座中。具体是:后管道(8)安装有第1出水管连接口(1)、第2出水管连接口(2)、第3出水管连接口(3)、第4出水管连接口(4)、第5出水管连接口(5)、第6出水管连接口(6),后管道8一端口上安装出水口(7),另一端与前管道(12)连接,其内腔装有隔断物(9),后端还与前管道(12)连接,前管道(12)安装有进水口(10),前管道(12)外端口安装连接法兰(1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5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