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多路阀尾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3146.4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民;许延奇;姚国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田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多路阀尾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多路阀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多路阀尾片。
背景技术
多路阀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控制多个工作执行机构,因此广泛用于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采矿机械等行走机械中。由于这些工程车辆液压执行机构较多,包含多组油缸或马达,往往一组多路阀不能满足液压系统需要,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多路阀组合,有时这些多路阀之间的油路连接必须串接在一起,称作过桥,来实现前一组多路阀与后一组多路阀之间的逻辑控制。普通分体式多路阀尾片仅起汇集回油作用,或者作为封盖,将油路堵住,不作为过桥作用。
现在变量泵在工程机械上大量使用,通过负流量控制,可实现有动作时流量大,无动作时流量小。(所谓负流量控制,就是通过在多路阀出口设置液阻,液阻前后的压差值来控制的泵的流量,要是压差大就促使泵的流量变小,最后在小流量上维持一个平衡。)
上面介绍的两种情况,对于现有分体式多路阀尾片结构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即使实现了,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多路阀尾片,来实现过桥或者液压系统负流量控制功能。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多路阀尾片,包括本体,位于本体上的油口、上部过桥出油口、侧面过桥出油口、工艺螺口、工作片安装孔,与上部过桥出油口和侧面过桥出油口连通的通油腔,以及位于本体内的回油腔,其中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工艺凸台,且所述工艺凸台上设置有与工艺螺口同轴且和通油腔连通的内部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本体上的油口、上部过桥出油口、侧面过桥出油口、工艺螺口以及所述工艺凸台上设置的与工艺螺口同轴且和通油腔连通的内部开孔,安装堵头或背压阀后即可实现多种功能组合,来实现过桥或者液压系统负流量控制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到图4所示,一种分体式多路阀尾片,包括本体1,位于本体1上的油口2、上部过桥出油口3、侧面过桥出油口4、工艺螺口5、工作片安装孔6,与上部过桥出油口3和侧面过桥出油口4连通的通油腔7,以及位于本体1内的回油腔8,其中所述本体1内还设置有工艺凸台9,且所述工艺凸台9上设置有与工艺螺口5同轴且和通油腔7连通的内部开孔10。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在油口2、上部过桥出油口3、内部开孔10和工艺螺口5分别装上堵头,系统处于中位时,由泵输出的液压油经过多路阀工作片后,进入尾片通油腔7,从侧面过桥出油口4流出,进入下一组液压阀,实现过桥功能;将侧面过桥出油口4装上堵头,打开上部过桥出油口3堵头,实现从上面过桥功能。
同样,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在油口2装上堵头,在上部过桥出油口3装上带有引出油口的堵头,在内部开孔10和工艺螺口5装上组合式背压阀,在侧面过桥出油口4装上堵头。系统处于中位时,由泵输出的液压油经过多路阀工作片后,进入尾片通油腔7,经过背压阀进入回油腔6,液压油通过背压阀时产生压力降即液阻,通过装在上部过桥出油口3堵头上的控制油引出口用油管将液阻反馈到变量泵控制油口,来实现对泵流量的控制,即实现负流量控制功能,反馈液阻的大小可通过背压阀上的调节螺钉进行调节。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本体1上的油口2、上部过桥出油口3、侧面过桥出油口4、工艺螺口5以及所述工艺凸台9上设置的与工艺螺口同轴且和通油腔连通的内部开孔10,安装堵头或背压阀后即可实现多种功能组合,来实现过桥或者液压系统负流量控制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田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田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1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稻、麦收割机及其输穗绞龙装置
- 下一篇:农作物放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