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1360.6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翀;王秋平;张萍;韩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4/48;H01M4/58;H01M4/38;H01M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苏爱华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流电 | ||
1.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液流电池包括正极悬浮液池、负极悬浮液池和电池反应器,所述电池反应器包括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一层或多层微孔隔板,微孔隔板将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绝缘隔开,并分别形成正极腔室和负极腔室,正极腔室的进、出口分别通过密封管道与正极悬浮液池连通,负极腔室的进、出口分别通过密封管道与负极悬浮液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反应器的正极集流体为筒形结构,置于筒形正极集流体结构外的是塑料绝缘壳,置于筒形正极集流体结构内部有棒状的负极集流体;或所述电池反应器包括筒形结构的负极集流体,置于筒形负极集流体结构外的是塑料绝缘壳,置于筒形负极集流体结构内部有棒状的正极集流体,其中,正极集流体材料选用不锈钢、铝合金或导电石墨的一种,负极集流体材料选用不锈钢、铜合金、导电石墨或其它表面镀锂合金的金属材料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微孔隔板为数量不少于两层的微孔有机隔膜叠加而成,微孔有机隔膜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或其它电子不导电的聚合物材料,其中至少有一层微孔有机隔膜的孔径≤0.50μm,孔隙率≥30%;微孔隔板的孔隙内为电子不导电的电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微孔隔板为电子不导电的微孔Al2O3陶瓷材料、微孔SiO2陶瓷材料、微孔TiO2陶瓷材料、微孔ZrO2陶瓷材料或其它电子不导电的微孔陶瓷材料,微孔隔板的孔径≤2.0μm;微孔隔板的孔隙内为电子不导电的电解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微孔隔板为电子不导电的聚合物基体、液体有机增塑剂和锂盐三部分复合构成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材料,微孔隔板的孔隙内为电子不导电的电解液。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微孔隔板为微孔有机隔膜、微孔陶瓷材料以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的复合微孔隔板;复合微孔隔板的孔隙内为电子不导电的电解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管道上设有液泵,正、负悬浮液池混合物在液泵作用下在正、负悬浮液池和电池反应器之间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13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