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臂训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4770.8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韦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兴明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6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臂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臂训练机,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由定滑轮和杠杆组成且设置有重量可调的配重装置的前臂训练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过程被机器所代替,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从事体力劳动,其劳动强度也十分小;因此,现在却大多数人都缺乏锻炼。人体不同部位的锻炼,需要不同的器材;譬如,对于人体前臂的锻炼,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哑铃或采用弹簧机构,但这种锻炼器材的锻炼模式简单,不能激发人们的锻炼兴趣;而且也不能对使用者所施加的力的大小进行标定。
对于前臂力度大小的检验,一般通过传统的“掰手腕”游戏来实现,掰手腕只能对两个参赛者的臂力大小进行比较,而不能对臂力数值进行标定,不具有量化的功能。但在平时的锻炼过程中,通常只有一个人锻炼,如果有一种臂力锻炼机构,能对臂力的大小进行标定,不仅能激发使用者的锻炼激情,还能客观地反应锻炼成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由定滑轮和杠杆组成且设置有重量可调的配重装置的前臂训练机。
本实用新型的前臂训练机,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支架、产生拉力的配重装置和传递拉力的钢丝绳,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操作杆,所述第一定滑轮的高度高于第二定滑轮的高度,所述操作杆转动地固定设置在第二定滑轮右侧的支架上;所述钢丝绳与配重装置固定连接后,再依次通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与操作杆的下端相连接。支架起承载和支撑作用,配重装置用于对钢丝绳产生拉力作用;支架上设置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对钢丝绳进行导向,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配重装置和操作杆相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用手掰动操作杆,来实现对配重装置的提升,从而达到锻炼人体前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前臂训练机,所述配重装置包括与钢丝绳相连接的中央支杆、固定于中央支杆下端的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若干配重块以及调重销,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对配重块进行限位的辅助固定杆。配重装置由底座、中央支杆、辅助固定杆以及调重销组成,底座实现对配重块的支撑作用,中央支杆和辅助固定杆共同实现对配重块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前臂训练机,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便于人手把持的辅助手柄。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前臂训练机锻炼的过程中,一只手把持着操作杆进行摆动锻炼,另一只手把持在辅助手柄上,更加利于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前臂训练机,所述支架包括支撑腿和与支撑腿相固定的上顶面,所述上顶面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操作杆贯穿于矩形槽且通过固定销转动地设置在上顶面上。支架采用支撑腿和上顶面相配合的形式,有效地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空间,更加方便使用。在上顶面上开设矩形槽,并把操作杆设置在该矩形槽内,有利于实现操作杆较大幅度的摆动,与人体手臂相配合后,保证了手臂的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前臂训练机,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为五个,其重量分别为50Kg、40Kg、30Kg、20Kg、10Kg。采用五个有重量标记的配重块,可实现对所施加的手臂力进行标定,其可实现两个作用,一是能促使锻炼者向更高重量级别进行锻炼;二是不同人之间不用进行掰手腕,就可区分胜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可进行转动的操作杆以及与钢丝绳相配合的两个定滑轮,并把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配重装置和操作杆相连接,实现了在操作杆运动时必须对配重装置进行提升,实现了对使用者的前臂锻炼作用;配重装置包括若干重量不等的配重块,既方便了锻炼者的阶段性训练,也可对训练者的臂力值进行标定;还可在支架上设置便于人手把持的辅助手柄,更加方便了锻炼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对操作杆施加作用力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操作杆,3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5钢丝绳,6中央支杆,7配重块,8调重销,9辅助手柄,10矩形槽,11固定销,12定位孔,13底座,14辅助固定杆,15上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兴明,未经韦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