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管并联式无土栽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9651.3 | 申请日: | 201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朝栋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2500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无土栽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中的无土栽培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方管并联式无土栽培系统,特别适用于栽培蔬菜。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栽培槽内,用营养液进行灌溉,仅用少量基质,而不用天然土壤的栽培方法。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能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原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目前,常用的无土栽培方法是在地面上修建栽培槽,栽培槽内放入营养液,在营养液上放置漂浮的栽培盘来进行栽培。这种栽培方法需要将栽培槽修建在地面,对槽底进行防渗漏处理,不仅对种植场地的地面改动较大,还造成种植场地的地面难以恢复原貌;该方法修建多层栽培槽难度较大,不利于发展立体种植的现代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地面上修建栽培槽进行无土栽培时,存在的对地面改动较大、地面难以恢复原貌,以及修建多层栽培槽难度较大,不利于发展立体种植的问题,提供一种方管并联式无土栽培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
方管并联式无土栽培系统,在其营养液池一端安装有供液水泵,另一端安装有回水槽,供液水泵两端安装有供液管,在供液管和回液槽之间安装有方管形的栽培槽,供液管上安装有分液管,栽培槽一端高一端低,在栽培槽的高端安装有分液管且端口封闭,栽培槽的低端下方安装回液槽,在栽培槽上方开有一排栽培孔,栽培孔内安装栽培杯;
栽培槽安装在支架上,在同一层面上多根栽培槽并列排布,供液管上的分液管分别连接每根栽培槽;
栽培槽上的栽培孔直径在3-6cm之间,孔间距在10-40cm之间;
在栽培杯的底部和侧面下方开有漏孔;
支架可有多层,每层上均布置有栽培槽。
采用本技术方案,栽培杯内只需放置少量基质,蔬菜即可种植在栽培杯内,栽培杯放置在栽培槽的栽培孔内,营养液在栽培槽底流动,栽培杯内植物的根能在槽底接触并吸收营养液,维持其正常生长;由于本系统的栽培槽放置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改动较小,有利于种植地面恢复原貌和进行车间化生产;采用本系统,栽培槽可用塑料材料制成,自身重量小,由于支架可方便地搭建成多层,栽培槽放置到支架上其重量相对较小,因而本装置特别适用于发展多层种植的立体高效农业;栽培槽采用单槽并联的种植方式,槽底的营养液可保持一定的流速,营养液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植物的快速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方管并联式无土栽培系统,在其营养液池一端安装有供液水泵2,另一端安装有回液槽8,供液水泵2上安装有供液管1,在供液管1和回液槽8之间安装有方管形栽培槽6,供液管1上安装有分液管3,栽培槽6一端高一端低,在栽培槽6的高端安装有分液管3且端口封闭,栽培槽6的低端端口敞开,且下方安装回液槽8,在栽培槽6上方开有栽培孔4,栽培孔4内安装栽培杯9;栽培槽安装在支架5上,在同一层面上的多根栽培槽6并列排布,供液管上的分液管3分别连接每根栽培槽6;栽培槽6上的栽培孔4直径为5cm,孔间距为25cm;在栽培孔4内的栽培杯9的底部和侧面下方开有漏孔10;支架5有两层,每层上均布置有栽培槽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朝栋,未经谢朝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力强的乳液瓶
- 下一篇:具有磁性吸附的含油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