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络模硫化机的下侧模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205717.1 | 申请日: | 201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7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罗征瑜;蔡烜;王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3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络 硫化 下侧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是针对轮胎活络模具下侧模的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翻新硫化作业的胶囊型活络模硫化机的下侧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轮胎翻新再利用是轮胎资源循环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所谓轮胎翻新,就是当轮胎的花纹磨平或接近磨平失去使用性能后,经过翻新加工,使之重新具有使用价值。轮胎成本的70%在胎体上,正常情况下,一条轮胎可翻新三次以上,反之,如果一条轮胎不能进行翻新再利用,就等于把它70%的价值白白浪费掉,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国内的翻胎厂普遍采用水胎来翻胎,劳动强度大。随着国内轮胎行业全钢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厂家采用胶囊来翻新硫化轮胎的改造已是大势所趋,现有的传统水胎硫化改造项目会催生一定量的胶囊型活络模的需求。因此,如何尽快研制一种能满足此工艺翻新硫化轮胎的机械设备,就成了轮胎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台硫化机通常可配多种规格的模具,使用时换装不同规格的模具就可硫化出相应规格的轮胎,在本实用新型之前,下侧模是与中心机构连接在一起的,以致每次换装模具时都要拆中心机构,给操作带来不便,既费时,又不必要。因此,在换模具时力求简便,不与其他机构关联就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方向。
随后出现了申请日为2008-11-04,申请号为200820225215.3 的专利技术方案,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侧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上侧模外部的上盖,上盖的外侧通过中套镶环和螺栓向下连接中套,中套内侧通过螺栓和弓形座与花纹块连接,弓形座的下部连同下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在上侧板与上盖、中套镶环与中套之间分别设置周向定位销,在中套镶环和上盖接合处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在下侧模和底座之间设置周向定位销,在底座与弓形座相对滑动的位置加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侧模和花纹块周向运动,使轮胎活络模具在合模时不能产生周向运动,从而控制了配合侧花错位,使同种规格活络模具能够满足深花纹,高侧花的轮胎加工需要,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同种规格活络模具实用范围。这种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对模具的定位,但其结构相对复杂,而且没有解决花纹板与下侧模互相干涉以及扇形活络块与下侧模体互相干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拆下侧模容易、方便、可靠;结构简单,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使用方便等优点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络模硫化机的下侧模固定装置,包括下侧模、下模体、扇形活络块、花纹板,所述下侧模下方外圆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耳板,下模体上端外圆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耳板,花纹板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U形盲孔,扇形活络块下端支撑面设置有与花纹板下端面上的第一U形盲孔相对应的第二U形盲孔。
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不少于3对呈圆周分布。
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在下侧模下方外圆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耳板,下模体上端外圆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耳板,将两耳板用螺栓连接,进而使得下侧模和下模体固定连接,有效地起到定位的功效,并且有装拆下侧模容易、方便、可靠的优点;
2、依据不在同一平面的三个点决定一个立体的原理,本技术方案采用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不少于3对呈圆周分布,使得整个装置稳定可靠;
3、设置U形盲孔首先具有:避免花纹板与第一耳板互相干涉,使花纹板与下侧模组成封闭、完整的内腔。其次还使得模型张、合时,避免了扇形活络块与第二耳板互相干涉,互不干扰。
4、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即本实用新型的下侧模固定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花纹板,2、第一耳板,3、扇形活络块,4、第二耳板,5、螺栓,6、下侧模,7、下侧模体,8、上侧模, 9、上模体,10、中心机构,11、开锁模装置, 12、机座,13、开合模装置,14、第一U形盲孔,15、第二U形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5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发泡生产线
- 下一篇:用于模具的型芯耐磨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