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保墒花盆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4245.8 | 申请日: | 201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斯震;刘赚;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 地址: | 311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保墒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花卉、蔬菜或苗木用的花盆,尤其是与附件配合具有水土分隔、蓄排水和毛细管吸水结构的花盆。
背景技术
城乡环境美化和人们情趣的爱好,花卉、蔬菜、苗木的盆栽发展迅速,传统的花盆多用陶瓷质的底部带漏水孔的盆,装填泥土后进行栽种,这种花盆无保墒功能,雨天湿透、晴天干透,影响盆栽植物长势,连日晴天便需天天浇水,常发生主人外出,花木干死的现象,费力耗水,盆土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快。近年公开的CN200920177002“节水花盆”和CN200920206740“自动保湿节水花盆”,都对花盆的改进作出各自的技术贡献,但多采用双层盆体,在改进盆体上着手,未在改进附件上着手,制作盆体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一种质轻、从改进附件着手,难度相对低的节水保墒花盆。
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节水保墒花盆,包括盆体和附件,其特征是盆体的下部或底部有溢水孔或溢水管,盆体内高的下部1/4-1/3处置有托盘,将盆体分隔为上部的栽培区和下部的蓄水区,托盘与上层的基质层和下层的水层之间有通过管孔连接成一体的吸湿材料层,溢水孔或溢水管上口的高度小于置放托盘的高度。
所说的托盘四周设有带漏水孔的凹槽,托盘中心部下方设有中空达盆底且壁上带孔的支撑管或在托盘近盆体内壁四周设有中空达盆底且壁上带孔的支撑环,支撑管或支撑环内有吸湿材料层,凹槽(8)内为粒径大于漏水孔孔径的砂砾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水土分隔和丰富的毛细管吸水,盆栽植物不易受干旱和得根霉病,蓄水排水和节水保墒自如,管理方便,盆土中肥料不易流失,肥效维持时间长,改善了盆栽植物的扎根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参照图1、图2,对盆体1只作了一点小改进,是将原在盆底开的漏水孔改为在盆下侧壁低于置放托盘4位置处开溢水孔,或在盆底设一条高度小于托盘4置放处的溢水管7,以便在盆体1内的下方蓄水,蓄水到一定高度时,多余水可从溢水孔(管)7溢出,不使栽培区的基质受水浸泡。下雨或浇水充足时,水经基质至吸水材料层,再顺填有吸水材料的管孔渗或流向蓄水区,或将托盘4四周做成带有漏水孔的凹槽8,凹槽内置放砂砾9。托盘4的支撑方式可有多种,可用壁上带有小孔的中心支撑管6支撑,也可用近盆体内周边的壁上带小孔的支撑环支撑,土法上马的石瓦支撑、金属架支撑亦可。如何与吸湿材料配合是关键,吸湿材料应选用毛细结构丰富、吸湿性强、耐腐蚀的海绵、无纺布、矿棉、人造棉、旧棉旧衣布等,海绵可整体造型配套制作,其余零散的棉、布等也必须从基质层2经托盘4、支撑管6到水层5都是连成一体的,利于其丰富的毛细管将水吸至栽培基质层2。附件如托盘等可用塑料制成,应用时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不易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