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0528.5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谭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灯耀 |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龙***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柱桩体,尤其是一种可适时增大底面积的活动立柱桩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活动立桩都是上部截面积小,下部截面积略大的立方体状。但下部也不能太大,而底面积不够大,还是容易被风吹倒或碰倒。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活动立桩因底面积不可能制作得太大,故仍容易被风吹倒或碰倒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动立桩的方形底部为中空的两层,四个条形环状体的条形部件1置于两层之间,四个条形部件1的长度短于立柱底边的边长;四个铆钉2铆接立柱底部两层的四个外角,两层之间的空隙略大于条形部件1的厚度;四个条形部件1的环分别被四个铆钉2穿过;立柱底部的四个内角处有四个插口3,插口3的开口朝向方形底部对角线的外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四个条形部件可以适时增大活动立桩的底面积,增加稳定性,更有效地防止倾倒;不使用时,可以多个立桩套起来搬运收藏;制作容易,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立桩操作原理平面示意图;
图2是立桩工作立体图。
图中1、条形部件;2、铆钉;3、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立桩的技术原理是,在现有的活动立桩的底部增加四个条形部件,不用时收至底部内,用时抽出,撑开,以增大底面积,使立桩更稳,不易倾倒;
条形部件1为四个条形环状体,分别置于底部四边内;底部四个角分别以四个铆钉2连接底部的两层,条形部件1可在铆钉限制的两底层之间活动;
条形部件1在非工作状态,整个部件隐藏在底部边缘的两层之间,如图1的右侧;
将条形部件1依箭头方向抽出至端头抵住铆钉2,即成图1左上角状;
将抽出的条形部件1沿箭头的顺时针方向移动45度,即成图1的左下角状;
将条形部件1顺着箭头向方形底部对角推进,端头可插进插口3,如图1的右下角状;
四个角的条形部件均如是操作,即形成活动立桩的工作状态,如图2。
活动立桩的方形底部为中空的两层,四个条形环状体的条形部件1置于两层之间,四个条形部件1的长度短于立柱底边的边长;四个铆钉2铆接立柱底部两层的四个外角,两层之间的空隙略大于条形部件1的厚度;四个条形部件1的环分别被四个铆钉2穿过;立柱底部的四个内角处有四个插口3,插口3的开口朝向方形底部对角线的外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灯耀,未经谭灯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0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