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无缝钢管超声波自动化探伤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90933.3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许纯昕;季肖枫;顾娜;卞华;钱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无缝钢管 超声波 自动化 探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自动探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口径无缝钢管的超声波自动化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习惯上将外径大于Φ180mm的无缝钢管称为大口径无缝钢管。目前我国对于超过Φ180mm的无缝钢管,多采用漏磁和水压实验的检测方法。漏磁探伤设备需要进口,非常昂贵,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水压试验操作麻烦、检测效率低,且往往由于操作者的责任心问题而使检测达不到应有的检测效果。对于超过Φ180mm的无缝钢管,超声有采用钢管全部浸入水槽内进行探伤的方法,这种方法自动化程度低,耗水量大,耦合液不能实现循环过滤,一旦水质不好影响检测灵敏度。
水膜法超声波探伤和点探头涡流探伤,是目前解决大口径无缝钢管检测的新途径。但操作过程中普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单独对钢管进行探伤或者两种设备复合检测,工序复杂、检测速度慢、效率低、检测效果差。而且检测过程中不会检测径向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时调节检测速度、可同时检测轴向与径向缺陷的大口径无缝钢管超声波自动化探伤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无缝钢管超声波自动化探伤设备,包括探头机构组、位于所述探头机构组下方的传动轮、设在所述传动轮下方的水槽和上下料平台,所述探头机构组包括移动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下方的整板,所述整板下方装有探头组,所述探头组上设有多个探头夹具和套在所述探头夹具端口处的水套,所述水套底端设有弧度,所述整板和移动装置中间通过导向柱相连,所述探头夹具中可以装测径向缺陷、轴向缺陷和测钢管厚度的探头,实现同时对径向缺陷、轴向缺陷和钢管厚度探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组上设有五个探头夹具和五个底端设有弧度的水套,所述五个水套分别套在所述五个探头夹具端口处。五个探头夹具,每个都可以独立替换,偏心距探头夹具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口径的工件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五个探头夹具中装有两个测轴线缺陷的探头、两个测径向缺陷的探头和一个测钢管厚度的探头,所述测轴向缺陷的两个探头和测径向缺陷的两个探头分别两两对应排列,可以达到检测全面、检测效果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和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滑轨,所述移动板和滑轨之间设有滑块。移动总板可在滑轨上左右滑动,用于探伤行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板上方设有滑块驱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控制移动总板的滑动,便于探伤设备的行走探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驱动由工控机集中控制。考虑到与生产线同步,可以通过自动化设施实时调节检测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组设有两组,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整板下方的两端。采用两组探头同时进行检测,根据不同长度的工件调节两探头组之间的距离,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与覆盖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柱的柱芯为丝杆,所述丝杆下端设有气缸,所述丝杆与气缸之间设有丝杆连接板,连接探头组的整板通过气缸控制相对丝杆连接板上下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为螺纹丝杆。螺纹丝杆与移动板相连,通过工控机控制移动板使丝杆连接板相对移动板上下运动调节,使其适应不同口径的被测钢管。
本设备超声波探伤工艺采用喷水检测。喷水耦合探伤是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对象上方一定的高度,喷水形成水层,利用纵波倾斜入射到水和钢的界面,当入射角适当时,可在气瓶内实现纯横波检测,高度即水层厚度的选择应为钢中横波全声程的一半以上,例如,对于外径为425mm的钢管,经计算水层应选择为3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大口径无缝钢管超声波自动化探伤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大口径无缝钢管的探伤检测;探伤速度连续可调,满足各种生产线对于探伤时间的控制要求;可以同时检测轴向与径向缺陷,并且兼有测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探头机构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