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9984.8 | 申请日: | 201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田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兰德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E05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管理 终端 智能 钥匙 读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钥匙读卡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对于钥匙的管理还处在原始的书面记录,这样使钥匙使用记录难以保存和记录信息不清晰,而且一旦出事核查费时费事;同时,人为因素大,钥匙管理制度人为执行难,书面登记信息不实;钥匙的领用、归还、存放等环节不能有效的监管。一些特别重要的部门如监狱、银行、部队等,对钥匙的监管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本实用新型集成了钥匙读卡器对钥匙栓的身份识别、读卡器开关控制以及使用者操作提示等功能模块,并使其同时受控于管理终端,实现了对钥匙栓存取的实时监控和安全保管,提高了对钥匙栓的管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包括:
管理终端;
读卡槽,其内部具有一可插拔钥匙栓的空间;所述钥匙栓内部设置有一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检测开关,位于所述读卡槽内部,并连接于所述管理终端;所述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钥匙栓插入或拔出所述读卡槽底部时,发出插入检测信号或拔出检测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所述管理终端;
读卡线圈,连接于所述管理终端,其读卡操作受控于所述管理终端;所述读卡线圈在所述管理终端接收到所述检测开关的插入检测信号后,接收来自所述管理终端的信号,开始读卡操作;所述读卡线圈接收来自插入所述读卡槽底部的钥匙栓的射频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管理终端;
电磁铁开关,固定于所述读卡槽外侧,可将插入所述读卡槽底部的钥匙栓锁死于所述读卡槽内;所述电磁铁开关同时连接于所述管理终端,其解锁受所述管理终端控制。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检测开关,位于所述读卡槽底部,由插入所述读卡槽底部的钥匙栓触碰后开启。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还包括通信接口和电源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管理终端,通过一电路板与所述检测开关、读卡线圈、电磁铁开关、发光单元、通信接口及电源接口进行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读卡线圈,位于所述读卡槽内部一侧,与所述插入读卡槽底部的钥匙栓的电子标签正相对。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还包括发光单元,其与所述管理终端连接;在所述管理终端接收到所述检测开关的检测信号后,受控于所述管理终端发光。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读卡槽由透明塑料构成;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读卡槽外侧,且与其相邻。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钥匙栓上有挂钩;所述电磁铁开关,其底部为一可伸缩的金属锁扣;所述金属锁扣通过所述读卡槽上的孔道插拔于所述读卡槽内部;所述金属锁扣插入所述钥匙栓挂钩后的凹部,将插入所述读卡槽底部的所述钥匙栓锁死于读卡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钥匙栓的挂钩截面呈圆弧状,且挂钩后部向内凹成一直角。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中,所述电磁铁开关的金属锁扣,其端面为一斜面,且斜面面向所述读卡槽槽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集成了钥匙读卡器对钥匙栓的身份识别、读卡器开关控制以及使用者操作提示等功能模块,并使其同时受控于管理终端,实现了对钥匙栓存取的实时监控和安全保管,提高了对钥匙栓的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的右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管理终端的智能钥匙读卡器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兰德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兰德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教鞭
- 下一篇:高压电缆网可视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