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机的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9638.X | 申请日: | 201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荣郎 |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机,特别是指一种燃烧物料产生热能的燃烧机的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谷物去壳后残留的物料,虽然不能食用,却能在燃烧后产生可利用的热源,达到资源回收与能源再利用的功效,而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因此,本案申请人先前所申请且获准的中国台湾的专利公告编号第M304628号《燃烧机》、第M304629号案《具有风道系统的燃烧机》等专利,主要都是利用燃烧物料的方式,产生可利用的热源,以利资源回收与能源再利用。
由于物料燃烧后,会产生几近千度以上的高温烟气、大量的烟尘,及残留大量的灰烬,因此,如何有效排导烟气,避免前述燃烧装置内因为压力过大,而有气爆的危险,便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且为了避免灰烬淤堵在前述燃烧装置内,而影响燃烧效率,目前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在一内燃炉内利用一拨料装置翻搅物料下层,及燃烧后的灰烬,提升物料的燃烧效果及排出灰烬,而堆栈的物料恰能形成一个屏障,分隔位于物料上方的燃烧空间,及位于物料下方的排灰空间,藉此,达到保护前述拨料装置的效果。
但是,虽然前述燃烧装置都配备有能够排导烟气,防止气爆的装置,却严重缺乏监控及警示的设备,因此,在无法确保防止气爆的装置运作正常的情形下,仍然有可能会因为排导烟气的功能不正常,而导致压力过大的情形,且燃烧的物料量往往会因为热能的需求量改变而不同,所以,堆栈的物料高度往往不足以达到阻隔高温烟气的效果,造成前述拨料装置容易毁损,所以,在使用安全性方面,及使用寿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升使用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燃烧机的自动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包燃烧机具有燃烧物料产生热能的内燃炉、可旋动的安装在该内燃炉内且用于翻搅物料与灰烬的拨料杆与内燃炉顶端连通且排导烟气的排烟管、与排烟管连通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单元,及与热交换单元连通且导引热交换后的烟气排出外界的排气管,自动控制装置包含:拨料控制模组、炉压监控模组和中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拨料控制模组设有用于侦测物料高度是否在上侦测范围内的上侦测器,及用于侦测物料高度是否在下侦测范围内下侦测器,上侦测器安装于内燃炉,下侦测器安装于内燃炉且安装的高度低于上侦测器;炉压监控模组设有用于侦测内燃炉的炉内压力的压力侦测器、用于侦测排烟管的管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感应器,压力侦测器安装于内燃炉,第一温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排烟管,感应器安装于排气管,中控模组与拨料控制模组、炉压监控模组电连接且相互通讯。
所述感应器安装于排气管且被排气管内的烟气所触发,产生感应讯号,所述中控模组与拨料控制模组、炉压监控模组电连接且相互通讯,在物料高度到达上侦测器的上侦测范围时,发出第一异常警讯,及在物料高度未到达上侦测范围且到达下侦测范围时,控制拨料杆以大于初始转速的第一转速转动,中控模组设有预设炉压值及预设管温值,并在炉内压力到达预设炉压值时,产生第二异常警讯,在管内温度到达预设管温值时,产生第三异常警讯,及在未收到感应讯号时,产生第四异常警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以智能的方式,监控排气的状况、决定拨料杆的转速,及维持内燃炉内的物料高度,进而能够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及以适当高度的物料有效分隔位于物料上方的燃烧空间、位于物料下方的排灰空间,提升排灰空间内相关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燃烧机的自动控制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中:1燃烧机、10物料、11内燃炉、111炉壁、112燃烧空间、113排灰空间、114承载板、12拨料装置、121马达、122转轴、13物料供应装置、14排烟管、15热交换装置、16干燥单元、17、热风管、18排气管、2炉压监控模组、21压力侦测器、22第一温度传感器、23感应器、3拨料控制模组、31上侦测器、32下侦测器、33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三温度传感器、4中控模组、5警示器、LI上侦测范围、L2下侦测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荣郎,未经林荣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水率脱水桑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具有防爆观火装置的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