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涝泵站前池底板置换式排水孔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4048.X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陶柏强;张李荪;邹大胜;刘玉石;梁慧兰;杨敏;孙文萍;陈静;彭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涝 泵站 底板 置换 水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前池,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置换反滤层而重新疏通堵塞的排水孔、避免拆除重建前池底板的排涝泵站前池底板置换式排水孔。
背景技术
排涝泵站的作用是承担保护区的排内涝任务,故常规的排涝泵站主要是在汛期开机,且开机时间较短。目前使用的开敞式泵站前池位于最低处,泵站前池地基的地质条件一般为粘土或砂,为了保证开敞式泵站前池的前池底板的抗浮稳定,均在前池底板上设减压排水孔,常用减压排水孔中的排水管的管径为φ80~100mm。先在前池底板上埋设好排水管,排水管的进口设土工布及砂砾石等反滤层,非汛期时,泵站不需要向外排水而停机,经多年使用后,泵站前池内沉淀的淤泥及其它杂物就会渐渐地对排水孔中的反滤层造成堵塞,淤泥又很难被清除,导致排水失效,使前池底板抗浮失稳,前池底板也就需拆除重建,这样不但浪费宝贵的国家资金,还费时费力,并有可能延误排内涝任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过置换反滤层使得前池底板上的减压排水孔经久耐用、既能排水通畅又能满足渗流稳定的要求、维修简单、施工容易的排涝泵站前池底板置换式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涝泵站前池底板置换式排水孔,特征是:由排水管、反滤膜、砾石层和反滤层组成,在泵站前池的进水口处的前池底板下方设有位于基础土中的砂井层,在排水管的底端通过绑扎带包裹有将排水管底端的下水口完全封闭的反滤膜,包裹有反滤膜的排水管的底端插在砂井层中,排水管顶端的上水口与前池底板的上表面平齐,在排水管内的底层、反滤膜的上面铺设有砾石层,在排水管内的中上层、砾石层的上面铺设有与排水管顶端的上水口平齐的反滤层。
反滤层由上面的大粒径卵石层和下面的中粒径卵石层组成,大粒径卵石层中的卵石的粒径为8~10cm,中粒径卵石层中的卵石的粒径为2.5~4cm。
在前池底板和砂井层之间铺设有混凝土垫层。
所述反滤膜为土工布。
所述排水管为PVC管、铸铁管或钢管中的一种,直径为φ300mm。
本实用新型由排水管、反滤膜、砾石层和反滤层组成,反滤层由上面的大粒径卵石层和下面的中粒径卵石层组成,安装时先在排水管的底端包裹反滤膜,在基础土中铺砂井层,再将排水管的底端插在砂井层中,在砂井层和基础土的上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将排水管进行埋设,在混凝土垫层的上面浇筑混凝土前池底板,浇筑完成后,切割超出前池底板上表面的多余部分排水管,按反滤要求先向排水管内的底层铺设砾石层,然后在砾石层的上面铺设中粒径卵石层和大粒径卵石层,就构成了前池底板置换式排水孔。前池底板置换式排水孔是双向渗水通道,非汛期时由于地下水位低,泵站前池的水位高,泵站前池内的水就从排水管往下渗水,汛期时由于外河水位高,泵站前池的水位低,地下水就从排水管往上渗水,这样就解决了开敞式泵站前池释放前池底板的承压水问题。在多年使用,泵站前池内沉淀的淤泥及其它杂物对排水孔中的反滤层造成堵塞后,本实用新型可对反滤层中的卵石进行置换,重新疏通了堵塞的排水孔,不但避免了因堤外高水位渗透、、排水孔的堵塞所造成前池底板的抗浮失稳的问题,而且使得减压排水孔既能排水通畅又能满足渗流稳定的要求,使减压排水孔更加经久耐用,前池底板也不用再拆除重建,可以节省大量宝贵的国家资金,具有很大的社会及环境效益。本实用新型维修简单,施工容易,并可承担施工期中后期基坑的降水任务,减轻泵站施工基坑降水投资。为了方便对排水管中的反滤层的更换,故排水管的直径采用φ300mm比较合适,排水管的直径太大会对前池底板的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直径太小则不利于反滤层施工质量。大粒径卵石层的粒径最大,中粒径卵石层的粒径其次,砾石层的粒径最小,中粒径卵石层压住砾石层,大粒径卵石层又压住中粒径卵石层,这样就只允许地下水从排水管从下往上渗,并可以防止地下水在往上渗时将泥土带入泵站前池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置换反滤层使得前池底板上的减压排水孔经久耐用、既能排水通畅又能满足渗流稳定的要求、前池底板不需拆除重建、维修简单、施工容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未经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4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