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余热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50036.X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蒋晶;王炜;彭秀明;雷亮亮;肖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界达特异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1/08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冶金、火力发电等行业大量使用煤、石油等资源,其每天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被直接排入大气,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在环保节能意识越来越注重的今天,能够收集高温烟气的热量,经过热交换使其中的热量被回收的烟气余热锅炉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传统的烟气余热锅炉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传热效率低等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热效率高的烟气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包括余热蒸汽炉,所述余热蒸汽炉的一侧设有余热回收炉,另一侧设有汽包,所述余热蒸汽炉与余热回收炉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两侧的余热蒸汽炉、余热回收炉进行密接,所述隔板上穿插若干个热管,所述热管下段在余热回收炉内,上段在余热蒸汽炉内,所述汽包与余热回收炉通过蒸汽管和水管连接。
所述余热回收炉的上端设有烟道进口、下端设有烟道出口,所述烟道进口、余热回收炉和烟道出口连接为一整体。
所述余热蒸汽炉上设有压力表、安全阀和温度表。
所述汽包上设有进水口、蒸汽出口和排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烟气余热锅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对原供热设备进行改动;
2、热管导热性能好,传热效率高,导热时产生的自振可防积灰,清洗方便、安全可靠;
3、汽包不仅便于蒸汽排出,供给清洗水槽、酸洗池等设备使用,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并且接收回流的蒸汽水混合物,还向余热蒸汽炉供给冷却水,完成水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烟气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余热蒸汽炉1、压力表11、安全阀12、温度表13、余热回收炉2、烟道进口21、烟道出口22、隔板3、热管4、汽包5、进水口51、蒸汽出口52、排污口53、蒸汽管6、水管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包括余热蒸汽炉1,所述余热蒸汽炉1的一侧设有余热回收炉2,另一侧设有汽包5。所述余热回收炉2的上端设有烟道进口21、下端设有烟道出口22,所述烟道进口21、余热回收炉2和烟道出口22连接为一整体。所述余热蒸汽炉1与余热回收炉2之间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与两侧的余热蒸汽炉1、余热回收炉2进行密接。所述隔板3上穿插若干个热管4。所述热管4为超导热管,其热交换效率高达98%以上。所述热管4下段在余热回收炉2内,上段在余热蒸汽炉1内。因为烟气中含有粉尘,为防止积灰,所述热管4采用高频焊接,并每隔数排留有一定的间隙,便于用高压水枪冲洗其上的积灰,同时热管4启动时产生的自振亦可抖掉部分积灰。所述汽包5上设有进水口51、蒸汽出口52和排污口53,并且与余热回收炉1通过蒸汽管6和水管7连接。
工作时,高温烟气自烟道进口21进入,流经余热回收炉2,冲刷热管4的下段,热管4吸热后将热量导至余热蒸汽炉1内的热管4上段,热管4上段放热将水加热,形成蒸汽。余热蒸汽炉1上设置的压力表11、安全阀12和温度表13可以对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蒸汽通过蒸汽管6进入汽包5。汽包5不仅便于蒸汽通过蒸汽出口52排出,供给清洗水槽、酸洗池等设备使用,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并且接收回流的蒸汽水混合物,还向余热蒸汽炉1通过水管7供给冷却水,完成水的循环使用,而污水通过排污口53排出。完成热交换后的低温烟气从烟道出口22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界达特异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界达特异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0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