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红外激光入侵探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49154.9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曹民;李雪刚;张学典;张振一;姚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放建筑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红外 激光 入侵 探测器 | ||
1.一种自适应红外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是:主要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构成,由发射端发出多束红外脉冲调频激光,在接收端之间形成警戒光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红外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端主要由顶盖、外罩、底座、玻璃窗、立柱、支承架、调整架、预瞄镜、激光发射器、发射电路板、防水电缆接头组成,外罩为薄壁管材结构,玻璃窗通过密封圈及螺栓安装在外罩管壁的开口处,外罩上端口与顶盖通过密封圈及螺栓连接,外罩下端口与底座通过密封圈及螺栓连接,立柱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支承架通过螺栓安装在立柱上,调整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承架上,预瞄镜和激光发射器安装固定在调整架上,应保证预瞄镜和激光发射器的光轴平行,发射电路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承架侧面,防水电缆接头安装在底座端面的开口处,供电电缆通过防水电缆接头与发射电路板连通;发射端对准调试时,先调节支承架的安装高度使预瞄镜和激光发射器的出光口对准玻璃窗,再调整底座安装位置使激光发射器面向接收端,然后通过调整架旋钮调节光轴方向,借助预瞄镜目测使光轴对准接收端,借助接收端指示灯使光轴对准光电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红外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是:所述接收端主要由顶盖、外罩、玻璃窗、底座、立柱、支承架、光电传感器、接收电路板、防水电缆接头组成,光电传感器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承架上,接收电路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承架侧面,供电及信号电缆通过防水电缆接头与接收电路板连通,其余装配结构与发射端相同;接收端对准调试时,先调节支承架的安装高度使光电传感器的进光口对准玻璃窗,再调整底座安装位置使光电传感器面向发射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红外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端的电路结构主要由电源电路、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射频接收电路、防拆保护电路、激光发射器1和2构成,其原理是:射频接收电路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出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按预设的调频和占空比输出一定幅度的脉宽调制信号,再通过驱动电路对脉宽调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驱动两路激光发射器工作,从而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对外输出;电源电路对输入电源进行降压、稳压和滤波处理,为系统提供符合要求的直流电源;防拆保护电路用于传感发射端遭受的破坏或拆卸行为,并通过微处理器将触发信号加载至脉宽调制信号,再以光通讯方式向接收端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红外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是:所述接收端的电路结构主要由电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射频发射电路、信号输出电路、防拆保护电路、对准指示电路、光电传感器1和2构成,其原理是:两路光电传感器分别将来自发射端的光信号转为电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后输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经发射功率自动调节和防干扰智能识别算法处理后输出功率调节和越界报警信号,再经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通过信号输出电路和射频发射电路对外输出;电源电路对输入电源进行降压、稳压和滤波处理,为系统提供符合要求的直流电源;防拆保护电路用于传感接收端遭受的破坏或拆卸行为,接收端和/或发射端的防拆报警信号统一由接收端按前述方式对外输出;对准指示电路用于指示发射端的对准程度,通过目测指示灯亮度判断光轴是否对准光电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放建筑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放建筑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1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油罐防盗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电热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