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41884.4 | 申请日: | 201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斌;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加工时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焊接顶盖支架时使用的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对于轿车车身的总体刚度而言,顶盖强度最弱,这也是允许在车顶盖上开设天窗的理由。
从设计角度来讲,重要的是它如何与前、后窗框及与支柱交界点平顺过渡,以求得最好的视觉感和最小的空气阻力。为了安全车顶盖还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在顶盖下增加一定数量的加强梁,顶盖内层敷设绝热衬垫材料,以阻止外界温度的传导及减少振动时噪声的传递。
目前很多汽车有CROSS车型款式,CROSS车型是融合多种型车的优点于一身,从功能性角度入手,有效地整合了越野性、舒适性和操控性的特点,并以其个性化、多维度以及对差异化的有效满足迎合了消费者。
CROSS车型一般需要在汽车顶盖上安装装饰条,这就需要在汽车顶盖上焊接相应的装配支架(4个支架),来满足装配外饰件。由于顶盖为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且只有0.7-0.8mm的厚度,面积约为(1500X870)mm2,因此有一定挠度,定位焊接较为困难。
目前采用的夹具每次焊接CROSS车型顶盖支架,都必须装配上定位机构,焊接普通车型时,再将定位机构摘除,使用很不方便,往复的安装和拆卸也浪费时间,而且由于空间的限制,非专用的定位机构也不稳定,影响顶盖支架焊接的质量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的焊接夹具,用于在焊接顶盖支架时,对汽车顶盖以及顶盖支架实施固定。
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夹具,包括台板,所述的台板中部设有顶盖支撑机构,所述的台板边缘分布有若干个与汽车顶盖边缘相配合的顶盖定位机构和若干个与待焊接的顶盖支架相配合的支架定位机构。
所述的顶盖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汽车顶盖的中央部位,顶盖支撑机构由固定在台板顶面的支撑柱和位于支撑柱顶面的支撑块构成。
所述的支撑柱为“T”形结构。支撑柱顶面为矩形,所述的支撑块为四块,分布在支撑柱顶面的四角。
所述的顶盖定位机构和支架定位机构均为四个,分布在台板的四个角部。其中顶盖定位机构两两的分布在台板横向的边缘(即该边缘沿台板横向延伸),且都靠近台板角部。支架定位机构两两的分布在台板纵向的边缘(即该边缘沿台板纵向延伸),且都靠近台板角部。
所述的顶盖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台板边缘的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夹具,与底座转动配合的上夹具,所述的下夹具与上夹具相互配合。上夹具转动时与下夹具相对的张合,实现对汽车顶盖边缘的夹紧或放松。
所述的顶盖定位机构中设有与汽车顶盖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该定位销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顶盖定位机构中设有用于驱动上夹具转动的驱动气缸,利用气缸驱动上夹具转动。
所述的支架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台板边缘的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夹具、与底座转动配合的上夹具以及用于限定顶盖支架位置的定位部件,所述的下夹具与上夹具相互配合。同样的原理上夹具转动时与下夹具相对的张合,实现对汽车顶盖边缘以及顶盖支架的夹紧或放松。
所述的支架定位机构中设有用于驱动上夹具转动的驱动气缸和扳手。可以利用气缸自动驱动上夹具,也可以手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汽车顶盖焊接夹具可以有效的解决汽车顶盖上部支架的定位焊接;可以保证焊接后的一致性。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有利于标准化作业,能长期重复使用。可以根据不同车型顶盖的大小,将台板等各个组成部件的尺寸做相应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部位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盖焊接夹具,包括台板1,台板1中部设有顶盖支撑机构,顶盖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汽车顶盖的中央部位,顶盖支撑机构由固定在台板1顶面的支撑柱2和位于支撑柱2顶面的支撑块3构成。支撑柱2为“T”形结构,顶面为矩形,支撑块3为四块,分布在支撑柱2顶面的四角。
支撑柱2和支撑块3既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的可拆卸结构,利用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1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