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旋座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15339.8 | 申请日: | 2011-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E03D1/3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旋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旋冲洗刷孔的超旋座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座便器,请参见图1、图2所示,其主体的顶部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和许多个洗刷孔1′(大约有20-30个之多),各个洗刷孔1′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其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2′。现有技术的这种座便器,主要是利用其洗刷孔1′和冲洗孔2′的相互配合,对其主体实现冲刷效果的。然而,由于其洗刷孔1′的数量较多,且各个洗刷孔1′的孔面均向下倾斜,因而,座便器冲水时,水流从洗刷孔1′流出后,是直接沿座便器主体的内壁面向下冲刷的(如图1的箭头所示),这就导致座便器顶部内沿周圈不能被冲洗到,存在冲洗盲区。此外,现有技术的这种座便器,冲水过后,其水流通道内残余的水量会不断从洗刷孔1′流出,致使座便器主体内壁洗净后留下水流痕迹,影响外观(如图2的曲线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超旋座便器,对洗刷孔进行改进,不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座便器存在冲洗盲区和水流痕迹的问题,还具有节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洗刷孔,洗刷孔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座便器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该洗刷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
所述洗刷孔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洗刷孔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
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前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后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
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一侧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另一侧的顶部内壁上。
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后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前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若干个洗刷孔,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使得冲水时,水流从洗刷孔中喷射出去之后,是先水平行走,再绕座便器主体的内壁面螺旋向下行走的,因而不但能够实现全面冲水,消除冲洗盲区,而且能够消除滴水痕迹,保证座便器主体外观持久美观。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式冲水,配合排污孔的冲洗孔,实现多级超旋冲水,不但冲洗更干净,而且可以减少冲洗座便器主体的水的用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旋座便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座便器的剖视图(一);
图2是现有技术的座便器的剖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1,该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三个洗刷孔3、4、5,该三个洗刷孔3、4、5相互隔开以呈三角形分布在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上,并分别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三个洗刷孔3、4、5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座便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2。
其中,上述三个洗刷孔中,两个洗刷孔3、4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1左侧的顶部内壁上,另一个洗刷孔5居中分布在座便器主体1右侧的顶部内壁上;或者,也可以将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前端或后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则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后端或前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或者,将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两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右侧的顶部内壁上,另一个洗刷孔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左侧的顶部内壁上;
上述洗刷孔的数量除了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五个或六个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