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字头刻印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3360.4 | 申请日: | 2011-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姚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字头 刻印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模具上刻印字符时使用的,用于夹住钢字头的夹具。
背景技术
模具/模板加工完成后,需要在其表面刻印标示类字符。常见的刻印方式,是手持钢字头,用锤子敲击钢字头上部,完成刻印。此种刻印方式刻印工会担心锤子敲击到手部,因而锤击力度较小,刻印出来的字符不清晰,或者字符整体刻印深度不一致。如需要连续刻印多个字符,此种刻印方式存在刻印字符间距不一致,各字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美观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模具的产品档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模具上刻印字符时使用的,用于夹住钢字头的夹具,该夹具结构新颖,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钢字头刻印夹具,包括用于与模具连接的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用于夹住钢字头的固定座以及带动固定座每次横向移动相同尺寸的推杆;所述座体下部设置有与模具吸合的磁铁,固定座上的导杆伸入座体上的横向限位槽/限位孔内,推杆的前部与固定座连接,推杆的杆体上等间距分布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限位结构。
上述固定座截面呈“凹”字型的槽体,槽体左右两侧的槽面开有螺纹孔,推杆前端部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推杆通过其中一个槽面上的螺纹孔与固定座连接,另一个槽面上的螺纹孔配置有用于顶住钢字头的螺杆。
上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组在螺杆外围均匀分布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能够插入环形凹槽的限位柱和设置在限位柱后部的压缩弹簧。
上述限位单元有两组,限位柱和压缩弹簧装配在座体一端的凸台内,推杆横穿凸台,两组限位单元设置在推杆的左右两侧,压缩弹簧的下部配有与凸台连接的丝堵。
上述环形凹槽截面呈半圆形,限位柱的前端部呈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半圆球形。
上述磁铁是由座体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长条状磁铁螺钉。
上述推杆的后端插接与推杆垂直的握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座体下部设置有便于与模具吸合的磁铁,可以方便可靠的将座体固定在待刻印模具上方。
2、固定座夹住钢字头,夹持牢固,消除了刻印工手持钢字头刻印时误伤手部的顾虑,刻印效果好,刻印字符清晰。
3、推杆的杆体上等间距分布多个环形凹槽,配合凸台内的限位单元,完成单个字符刻印后,每次移动相同个数的环形凹槽,保证了刻印完成后的各字符间距相同。
4、固定座上的导杆伸入座体上的横向限位槽/限位孔内以及推杆横穿凸台,保证了固定座沿直线移动,刻印完成后的各字符在一条直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钢字头刻印夹具的侧视图。
图2是钢字头刻印夹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钢字头刻印夹具,包括用于与模具连接的座体1、设置在座体1上用于夹住钢字头的固定座2以及带动固定座2每次横向移动相同尺寸的推杆3。所述座体1下部设置有便于与模具吸合的磁铁4,磁铁4是由座体1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长条状磁铁螺钉。
固定座2截面呈“凹”字型的槽体,槽体左右两侧的槽面开有螺纹孔,推杆3前端部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推杆3通过其中一个槽面上的螺纹孔与固定座2连接,另一个槽面上的螺纹孔配置有用于顶住钢字头的螺杆5,固定座2上的导杆6伸入座体1上的横向限位孔7内。
推杆3的杆体上等间距分布多个环形凹槽8,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两组在螺杆外围均匀分布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能够插入环形凹槽8的限位柱9和设置在限位柱后部的压缩弹簧10。限位柱9和压缩弹簧10装配在座体1一端的凸台11内,推杆3横穿凸台11,两组限位单元设置在推杆3的左右两侧,压缩弹簧10的下部配有与凸台连接的丝堵12。
更为优选的是:环形凹槽8截面呈半圆形,限位柱9的前端部呈与环形凹槽8相适配的半圆球形。推杆3的后端插接与推杆3垂直的握杆13。
根据刻印字符大小的需要以及刻印字符的间距要求,可以选择使用各种指标的推杆3。这些推杆3的区别点在于杆体上环形凹槽8的间距大小有差异,有的推杆适合刻印六号字体,有的推杆适合刻印八号字体,有的推杆适合刻印十号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