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5018.6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夏天;阮洪泉;华启国;陈萍;计昊;张大中;张勇;王贻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295;H01B1/02;H01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 地址: | 239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机 双层 铜包铝线 编织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铜属于一种战略资源,而计算机屏蔽电缆的屏蔽材料是铜,其成本较高。由于该电缆主要屏蔽影响计算机的非信号高频电流,高频电流通过导体上时会产生“集肤效应”,即电流仅在导体表面流过;若采用铜包铝线编织的屏蔽层,被屏蔽的非信号高频电流是集肤在铜包铝线的外表铜层,经接地线流出,屏蔽效果与用实心铜线编织的屏蔽层相同,但铜包铝线价格是实心铜线50%以下,这就会有利于计算机用双层铜包铝线电缆的价格大幅下降,性能不变,因此可朝此方向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廉、节约铜材料、可避免大气腐蚀和机械损伤的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包括护套层、编制屏蔽层、挤包层及护套层内部的三对铜导体,每对均由两个铜导体组成,每个铜导体外部包裹一层绝缘层,每对铜导体所在腔体外部裹有一层内挤包层,该内挤包层外部设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与内挤包层之间接有接地线;所述护套层里 侧设置一层挤包层,该挤包层外侧包裹一层编织屏蔽层。三对铜导体分别占护套内腔的三分之一并按圆周排列紧靠在一起,所述铜导体为实心软铜线并且其截面积范围是0.5平方毫米-2.5平方毫米,所述绝缘层、挤包层与内挤包层均由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其中一种组成,所述接地线为实心软铜线并贴于绕包层外表而沿电缆长度敷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置时,主要通过将单根铜导体挤包绝缘层,再将每对铜导体予以包裹挤包层,挤包层外表面沿电缆长度加一根铜接地线,并在其上包裹铜包铝线编织的屏蔽层,三对铜导体按各占120°圆周排列紧靠在一起而包裹挤包层;挤包层外表面沿电缆长度再加一根铜接地线,然后再包裹铜包铝线编织的屏蔽层后挤包护套层,整体结构能够实现电缆在输送计算机信号电流时屏蔽了外部非信号高频电流,保证了输送的信号电流不受干扰,铜包铝线编织的屏蔽层可免受大气腐蚀和机械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铜导体;2、绝缘层;3、挤包层;4、接地线;5、编织屏蔽层;6、内挤包层;7、内屏蔽层;8、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 包括护套层8、编制屏蔽层5、挤包层3及三对铜导体1,所述护套层8内部设置三对铜导体1,此三对铜导体1分别占护套内腔的三分之一并按圆周排列紧靠在一起;每对均由两个铜导体1组成,每个铜导体1外部包裹一层绝缘层2;每对铜导体1所在腔体外部裹有一层内挤包层6,该内挤包层6外部设有内屏蔽层7,所述内屏蔽层7与内挤包层6之间接有接地线4;所述护套层8里侧设置一层挤包层3,该挤包层3外侧包裹一层编织屏蔽层5。整体结构所体现的效果是,首先,“集肤”现象,即在屏蔽层铜线表面的高频信号电流通过接地线流出,铜包铝线编织的屏蔽层再外包护套,该屏蔽层与外界隔绝,避免铜包铝线受大气腐蚀和机械损伤。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计算机的双层铜包铝线编织屏蔽电缆,所述铜导体1为实心软铜线并且其截面积范围是0.5平方毫米-2.5平方毫米,所述绝缘层2、挤包层3与内挤包层6均由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其中一种组成,所述接地线4为实心软铜线结构并贴于绕包层外表而沿电缆长度敷设,所述护套层8可由阻燃聚氯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有隙磁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