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体接线盒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84402.6 | 申请日: | 2011-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段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G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特别是一种双体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接线盒内部电路均为串联电路,其坏处是一旦其中某一个二极管发生异常,整个电路会损坏,使接线盒起不到保护作用,此时就必须及时更换新的接线盒,否则就会烧坏组件电池片,从而增加了对于接线盒使用费用,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体接线盒,具有由盒体、盒盖和金属端子组成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每个接线盒的一端设有单线电缆,所述单线电缆与各自接线盒内的金属端子连接,所述每个金属端子上分别设有三个二极管,所述二极管采用三个串联再并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用于串联在同条支路上的三个二极管由在两个接线盒各取一个二极管和两个二极管串联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上部设有一灌胶区域,所述灌胶区域通过灌胶上盖密封。
为了便于散热,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底部采用镂空式结构,所述金属端子采用大面积薄片设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体接线盒,使原来一般只有一条电路的形式变成双支路,对组件起到双重保护作用,因此即使其中的某一个二极管发生异常,也不会使得接线盒失去保护组件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使用的二极管型号与原先相同,从而不需对原先的使用环境进行修改,而且由于采用了双重保护也节约了一定的更换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个接线盒内的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梳理后的电路图。
图中:1、盒体;2、盒盖;3、金属端子;4、单线电缆;5、二极管;6、灌胶区域;7、灌胶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双体接线盒,具有由盒体1、盒盖2和金属端子3组成的接线盒,该接线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每个接线盒的一端设有单线电缆4,所述单线电缆4与各自接线盒内的金属端子3连接,所述每个金属端子3上分别设有三个二极管5,所述二极管5采用三个串联再并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用于串联在同条支路上的三个二极管5为在两个接线盒各取一个二极管5和两个二极管5串联而成。结合图2、3所示,由于采用的是两条支路并联使用,从而对组件起到双重保护作用,所以即使某一个二极管发生异常使其所在的支路断开,另一与其并联的串联支路仍然可以工作,仍能对组件起到保护作用。
其具体装备方式为:
1、将二极管5焊接到金属端子3上,然后再金属端子3上铆接单线电缆4;
2、将金属端子3安装在盒体1内,然后将盒体1上装上盒盖2;
4、将两个接线盒内的二极管5连接成两条并联支路;
5、将灌胶上盖7卡入汇流带灌胶区域6,再将灌封胶沿灌胶上盖7上的灌胶孔灌入。
为了便于散热,所述盒体1底部采用镂空式结构,所述金属端子3采用大面积薄片设计。所述盒盖2上部设有一灌胶区域6,所述灌胶区域6通过灌胶上盖7密封。
除使用上述接线盒盒体结构外,还可使用其他形式的接线盒盒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关键是其使用了两条并联的串联支路,从而起到对组件双重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电缆分支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扬琴码子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