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酒瓶瓶口干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8080.4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华 |
| 主分类号: | B67C3/22 | 分类号: | B67C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瓶 瓶口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的酒瓶瓶口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因此黄酒中含有的糖分较高。在黄酒加工中灌装后的酒瓶的瓶口以及瓶身位置容易粘上灌装时残留的黄酒,而黄酒干渍后与空气接触易产生霉点,从而导致整瓶的黄酒无法饮用。
目前,采用的手段是在黄酒灌装设备与黄酒压盖设备之间的传输链道安装烘干机。这样操作投入成本较大,移动范围较小,只能设配在相同的传输链道使用,并且也不能适配各种不同形状的瓶体的烘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酒瓶瓶口干燥装置,解决以往的设备不能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烘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酒瓶瓶口干燥装置,它包括设有相对设置在黄酒灌装设备与黄酒压盖设备之间的传输链道两侧的支架,在支架等同于传输链道的位置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为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与烘干装置之间可调整。
为了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对其瓶口进行烘干;尤其较宽、较大的瓶形。所述的支架与烘干装置之间可调整是,支架上连接伸缩支架,伸缩支架另一端设有装设热风机的固定圈。
进一步。为了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对其瓶口进行烘干;尤其较高瓶形。所述的支架与烘干装置之间可调整是,支架上设有一套管,套管中设有热风机固定杆,并通过螺钉固定热风机固定杆在套管中的位置。
为了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变换出风角度。所述的热风机的输出端设有可调节送风角度的风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支架上连接伸缩支架,伸缩支架另一端设有装设热风机的固定圈和支架上设有一套管,套管中设有热风机固定杆, 并通过螺钉固定热风机固定杆在套管中的位置,以及在热风机的输出端设有可调节送风角度的风嘴。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进行瓶口的烘干。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动范围大,投入成本低,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传输链道。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示意风嘴与热风机的结构。
图中:1.支架、2.传输链道、3.热风机、4.伸缩支架、5.固定圈、6.套管、7.热风机固定杆、8.螺钉、9.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酒瓶瓶口干燥装置,它包括设有相对设置在黄酒灌装设备与黄酒压盖设备之间的传输链道两侧的支架1,在支架1等同于传输链道2的位置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为热风机3,所述的支架1与烘干装置之间可调整。
为了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对其瓶口进行烘干;尤其较宽、较大的瓶形。所述的支架与烘干装置之间可调整是;支架1上连接伸缩支架4,伸缩支架另一端设有装设热风机3的固定圈5。
实施例2,如图2所示,进一步。为了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对其瓶口进行烘干;尤其较高瓶形。所述的支架与烘干装置之间可调整是;支架1上设有一套管6,套管6中设有热风机固定杆7,并通过螺钉8固定热风机固定杆7在套管6中的位置。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为了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变换出风角度。所述的热风机3的输出端设有可调节送风角度的风嘴9。风嘴9是套接在热风机4的输出端。
由于采用在支架上连接伸缩支架,伸缩支架另一端设有装设热风机的固定圈和支架上设有一套管,套管中设有热风机固定杆,并通过螺钉固定热风机固定杆在套管中的位置,以及在热风机的输出端设有可调节送风角度的风嘴。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瓶体进行瓶口的烘干。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动范围大,投入成本低,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传输链道。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 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华,未经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8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