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3103.2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明;王文海;乜连昇;王武京;张永军;孟庆龙;姜娜;张丽丽;马静;李晋才;夏青;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隧道施工水泥粉尘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用于捕获生产过程或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各类粉尘颗粒,以改善工作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根据除尘原理不同,分为机械式、湿式、过滤式、静电式。
隧道施工常伴随大量的水泥粉尘产生,需要局部去除这些粉尘,防止污染扩散。静电除尘器体积大、结构复杂、造价高,不适合现场使用;高湿度环境下的水泥粉尘会造成过滤式除尘器过滤结构的失效;机械式除尘器又难于去除微小尺度的粉尘颗粒;湿式除尘器都需要使用水泵用于喷淋或水循环,水泥粉尘容易造成泵和管路的堵塞故障。另外,传统的除尘器和风机都是分体的,空气从风机叶轮甩出后由机壳收集,要经历动压到静压的转化过程,形成较大的机械损失。上述诸多原因,因此需要一种适合水泥粉尘环境和现场狭窄空间条件的除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除尘器与风机合为一体,结构紧凑,机械损失小,适合狭窄空间作业,去除水泥粉尘效果好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安装在支架上,其中所述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具有呈圆盒状的机壳,所述机壳左侧上部连接有转刷电机,中心处连接有主电机,下部连接有水位恒定装置,所述机壳右侧连接前盖,所述机壳与所述前盖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下部盛载有水,所述前盖上设有吸气口,所述机壳前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机壳下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水位恒定装置和排污管各自与所述水连通,所述机壳左侧中心处腔体中设有带电机轴孔的转刷盘轴,所述转刷盘轴通过轴承连接转刷盘,所述转刷电机在所述腔体中轴连接有转刷驱动轮,所述主电机通过所述转刷盘轴的电机轴孔在腔体中轴连接离心叶轮,所述转刷盘右侧周向设有轮状转刷,所述转刷驱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转刷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转刷盘在所述主电机的轴上具有一个转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轮状转刷由若干等长圆柱形毛刷组成,所述毛刷在所述转刷盘上环状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毛刷的纤维相互交叉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水位恒定装置的水位大于等于处在最下位置毛刷的纤维最高端,所述转刷盘上的所述毛刷纤维周期性依次转入水中浸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排污管上连接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机壳为一个封闭结构,腔体中装载有水,强制从离心叶轮流出的空气通过一层或多层粘水的轮状转刷,利用空气的动能和高紊动特性以及沾有水的纤维屏障过滤粉尘颗粒,提高了机械效率;仿照动物鼻毛的作用,将空气中的粉尘截留在转刷上。本实用新型中除尘器与风机合为一体,结构简单合理,除尘效果好;独特的仿生设计,具有去除微小尺度粉尘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轮刷的湿式除尘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刷的湿式除尘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旋转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机壳、3前盖、4主电机、5离心叶轮、6转刷电机、7转刷驱动轮、8转刷盘、9轮状转刷、10水、11水位恒定装置、12排污管、13排污阀、14吸气口、15排气口、16连通管、17通孔、18传动带、19轴承、20转刷盘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3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畸变线性模型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器视觉对位系统的标定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