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检测十二种病原抗体的蛋白悬浮芯片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2806.3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杨永莉;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检测 十二 病原 抗体 蛋白 悬浮 芯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检测血清样本中东方马脑炎病毒抗体、西尼罗病毒抗体、黄热病毒抗体、土拉菌抗体、登革病毒抗体、禽流感病毒抗体、普氏立克次体病原体抗体、蜱传脑炎病毒抗体、Q热立克次体病原体抗体、委内瑞拉马脑炎病原体抗体、马秋波病毒抗体、西方马脑炎病毒抗体共十二种病原抗体的蛋白悬浮芯片系统。
背景技术
东方马脑炎病毒传染性强,对人群危害性大,其临床表现与乙型脑炎很相似,病死率约在35%以上。该病毒也是目前国际社会列为防生物恐怖的主要种类之一,国内属一类管理的病毒种类,备受关注。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约140~300个感染者中有1个临床病例。其症状为突然发热、头痛、背痛、肌肉痛等。发烧可表现为双波热,约半数病人可见皮疹。出疹时间在发热期或发热末期。皮疹可为玫瑰样疹或斑丘疹,部位主要在颈背和上肢,持续时间约为l周。
土拉菌病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多种野生动物、家畜及人共患病,亦称野兔热。临床上以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和其他内脏坏死为特征, 土拉菌可以被用作生物战中的致病病菌,感染者会出现高烧、浑身疼痛、腺体肿大和咽食困难等症状。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百分之3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伯氏考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 Cb)俗称Q热立克次体,是人和动物Q热的病原体,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严格胞内寄生菌。急性Q热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常伴有肺炎、肝炎等。慢性Q热表现为心内膜炎、肉芽肿性肝炎、骨髓炎等。近年来,Q热性脑膜炎、肾小球肾炎、孕妇流产等亦有报道。
马秋波病毒是一种沙粒病毒,染病初期表现为发烧,然后鼻子和牙龈开始出血,胃肠内出血,30%的感染者会死亡,病毒体积小但威力大。病程第1周,逐渐出现不适、厌食和头痛,中度发热,肌痛和腰痛,20%~30%病人在起病后8~12日表现严重出血或神经系统损害、休克和/或合并细菌感染,大出血或严重神经损害或两者同时并存,均可导致死亡,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常见,但可以发生于休克未及时纠正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人,合并感染常因白细胞增高不明显,而导致诊断延误。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实验(ELISA)中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来检测抗原或抗体主要有由双抗原夹心测抗体、双抗体夹心测抗原、竞争法、间接法等。间接法测抗体的原理是特异性抗原结合到固相载体上,然后和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洗涤后再加酶标记二抗与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形成酶标记二抗-抗体-固相抗原复合物,加底物显色,判断抗体含量。
悬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也称液相芯片, 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出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利用带编码的微球体作为载体,流式细胞仪作为检测平台,对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进行大规模测定。目前,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抗体筛选及受体与配体的识别分析等领域。
目前发展的悬浮芯片主要是基于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方法评价及优化,以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但是悬浮芯片方法是否能够同步检测人血清中的东方马脑炎病毒抗体、西尼罗病毒抗体、黄热病毒抗体、土拉菌抗体、登革病毒抗体、禽流感病毒抗体、普氏立克次体病原体抗体、蜱传脑炎病毒抗体、Q热立克次体病原体抗体、委内瑞拉马脑炎病原体抗体、马秋波病毒抗体、西方马脑炎病毒抗体共十二种抗体,其定量检测能力如何,尚缺乏模型和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向流斜板浮沉池
- 下一篇: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