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车的救援平台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70292.8 | 申请日: | 201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叶和雨;丁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B66F1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51145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火灾 消防车 救援 平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车的救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火灾对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所造成的威胁和损害日趋严重,特别是高层建筑及设施的火灾损失呈上升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除了做好火灾预防措施外,就是在火灾发生后,进行快速高效的扑救工作。火灾发生后的扑救工作一方面需要靠高素质的消防队伍,更重要的是靠高科技的消防设备。
目前,普通的用于消防车的消防云梯,在拯救高层建筑及设施火灾被困人员时,被拯救人员必须在消防人员的全程陪同下撤离,而施救空间十分有限,这导致了救援效率变低。
因此,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车的救援平台结构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救援被困人员的救援效率的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车的救援平台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车的救援平台结构,其包括加设在云梯上端的高空平台,以及支撑杆、钢索和缆车,该支撑杆设置在该高空平台的底部前端,该钢索与高空平台连接,该缆车挂接在钢索上。该结构利用支撑杆将高空平台搭设在窗口或阳台等入口处,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得消防人员能迅速进入火场进行救援;另外,利用钢索和缆车,可将救援出来的被困人员迅速送达地面进行救治,提高了救援被困人员的效率,节约了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该高空平台上的水雾喷射器,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水雾喷射器,扑灭搭设窗口的高空平台所处位置的火灾,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使得消防人员能迅速并更安全地进入火场进行救援。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包括控制水雾喷射器的水雾喷射控制器或水雾喷射控制开关,利于水雾喷射的控制。
较佳的,该钢索设置在云梯及高空平台下方形成转动的循环圈,方便缆车在救援中循环使用,实现多人次的救援。
较佳的,在钢索循环圈上分布有多个缆车,可陆续运送被困人员到地面,可以有效提高救援效率,缩短救援时间。缆车通过固定式抱索器连接在钢索上。
较佳的,多个支撑杆排列在该高空平台的前端,并有部分伸出高空平台前端,将高空平台安全稳固地搭设在窗口或阳台等入口处,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使得消防人员能迅速并更安全地进入火场进行救援。
较佳的,该高空平台设有四周围栏,进一步地,在高空平台的前围栏处设置一个可以开关的门,在救援时,打开门,方便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进出高空平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控制钢索运动的制动装置,通过该制动装置限制滑轮转动从而控制缆车下降速度和制停。优选的,该制动装置为可绕一固定在高空平台下的轴点转动的制动片,可对滑轮抱紧以制动滑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限制钢索摆动的限位滑轮,其一般设置在钢索下端部分,减少因钢索过长而引起的激烈摆动,增加救援安全性。
救援实施过程:当救援车和运载钢索、缆车的汽车到达火灾现场,停好位置,将钢索挂在云梯的滑轮上,利用制动装置限制滑轮转动,通过固定式抱索器将缆车固定在钢索上,缓慢升起云梯,在钢索上每隔一段距离挂上一个缆车。通过云梯升起,使高空平台到达预计救援窗口位置,利用支撑杆使高空平台搭在建筑窗口处,通过灭火器扑灭窗口处火灾,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救援被困人员,再将救出的被困人员放入缆车,松开对滑轮的转动限制,整个缆车系统依靠自重和滑轮转动缓慢运转,在承载被救人员的缆车到达地面时,联系高空平台消防人员暂时制动滑轮,待被救人员从缆车中出来,再松开滑轮制动,整个缆车系统继续运转,达到救援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缆车是指可以运送被困人员的输送装置,也可以采用吊篮或类似的装置实现。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高空搭设平台,使得消防人员更快进行救援火灾被困人员;利用钢索和缆车,将救援出的人员迅速送达地面,以便进行救治,提高了救援被困人员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并且利用水雾喷射器创造安全的营救入口;这些设计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车的救援平台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固定式抱索器的示意图;
图3~5为图1中B处的制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