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及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31171.2 | 申请日: | 2011-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西森;王光喜;王玉涛;季凤涛;杨云峰;李刚;单广钦;张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5/04 | 分类号: | F25B15/04;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吸收 制冷机 溶液 | ||
技术领域
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浮球阀,涉及余热制冷技术领域中,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的稀溶液流量调节部件充当了制冷系统的节流阀。
背景技术
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浮球阀,涉及余热制冷技术领域中,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的稀溶液流量调节部件充当了制冷系统的节流阀,与其它制冷行业相比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并且在此种制冷方式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它还具有运行费用低、免维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船舶的制冷、制冰及空调的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浮球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的浓溶液罐浮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它包括浓溶液罐罐体,其特征是在浓溶液罐罐体上设置有浓溶液罐浮球阀,所述浓溶液罐浮球阀包括阀座和浮球,以及设置于阀座上的阀体,在阀体中设置阀芯,所述浮球和阀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浮球设置于浓溶液罐罐体内,阀座设置于浓溶液罐罐体外,所述阀芯为旋塞阀,所述阀芯一端与连杆相连接,阀芯另一端设有通道和沿阀芯下部的轴线延伸的第二孔,所述通道连通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设置于阀体侧壁并与阀芯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孔通过管路经吸收器与浓溶液罐连通,所述第一孔通过管路与溶液换热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浮球为承压浮球。
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它包括浓溶液罐罐体,其特征是在浓溶液罐罐体上设置有浓溶液罐浮球阀,所述浓溶液罐浮球阀包括阀座和浮球,以及设置于阀座上的阀体,在阀体中设置阀芯,所述浮球设置于浓溶液罐罐体内,阀座设置于浓溶液罐罐体外,所述浮球和阀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阀芯为旋塞阀,所述阀芯一端与连杆相连接,阀芯另一端设有通道和沿阀芯下部的轴线延伸的第二孔,所述通道连通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设置于阀体侧壁并与阀芯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孔通过管路经吸收器与浓溶液罐连通,所述第一孔通过管路与溶液换热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高压侧来的稀溶液在通过与浓溶液罐浮球阀阀芯通道相垂直的孔洞后就实现了节流降压,然后再通过溶液罐浮球阀阀芯通道流向吸收器,同时浓溶液罐浮球阀的浮球在浓溶液罐罐体内随着浓溶液液位的上下变动而相应的上下浮动,并将这一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变为浮球阀套内的阀芯的圆周运动,同时阀芯的圆周运动就实现了与浓溶液罐浮球阀阀芯通道相垂直的孔洞的截面积的变化,从而也就调控了稀溶液的流量。当浓溶液罐中液面处于最高位时,浓溶液罐浮球阀关闭,当浓溶液罐中液面处于最低位时,浓溶液罐浮球阀开度最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很明显保证了余热制冷机在频繁倾斜、摇摆、颠簸条件下的工作;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免维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船舶的制冷、制冰及空调的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浮球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球;2-阀芯;3-阀座;4阀体;5-连杆;6-第一孔;7-第二孔;8-通道;9-浓溶液罐罐体;10-吸收器;11-吸收器稀溶液入口;12-吸收器浓溶液出口;13-氨气入口;14-冷却水入口;15-冷却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浓溶液罐,它包括浓溶液罐罐体9,在浓溶液罐罐体9上设置有浓溶液罐浮球阀,所述浓溶液罐浮球阀包括阀座3和浮球1,以及设置于阀座3上的阀体4,在阀体4中设置阀芯2,所述浮球1和阀芯2通过连杆5连接,所述浮球1设置于浓溶液罐罐体9内,阀座4设置于浓溶液罐罐体9外,所述阀芯2为旋塞阀,所述阀芯2一端与连杆5相连接,阀芯2另一端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连通第一孔6和第二孔7,所述第一孔6设置于阀体4侧壁并与阀芯2轴线垂直,第二孔7设置于阀芯2下部并沿阀芯2轴线延伸,所述第二孔7通过管路与吸收器10的吸收器稀溶液入口11连通,稀溶液在吸收器10内与氨气入口13来的氨气结合形成浓溶液,浓溶液再由吸收器浓溶液出口12通过管道与溶液罐9连通,在吸收器内结合成浓溶液时,放出的热量被来自冷却水入口14的冷却水带走,从冷却水出口15排出。因稀溶液进口第一孔6侧为高压,第二孔7以后部件内的压力为低压,稀溶液进口设在阀芯通道垂直面上,就防止了因高低压差影响阀芯转动的现象所述浮球为承压浮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它包括浓溶液罐罐体9,在浓溶液罐罐体9上设置有浓溶液罐浮球阀,浓溶液罐浮球阀上第二孔7如实施例1所述连接到浓溶液罐罐体9,浓溶液罐罐体9内的浓溶液被溶液泵抽走,通过管道进入到气液分离器内的分凝盘管中,再经溶液换热器进入发生器,浓溶液在发生器内被加热后产生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被分离出稀溶液和氨气。稀溶液从分离器底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流经溶液换热器,再进入浓溶液罐浮球阀上第一孔6,然后再次进入浓溶液罐浮球阀上第二孔7;分离器分离出的氨气经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凝成液体,进入氨溶液灌,液体氨流经过冷器,进入到氨溶液灌浮球阀,流经蒸发器后变为气体氨,氨气流经过冷器后进入10吸收器与11-吸收器稀溶液入口来的稀溶液结合变为浓溶液,浓溶液再次进入到浓溶液灌罐体9,如此完成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雨水蓄渗的水平地埋管式土壤源热泵系统
- 下一篇:紫外线杀菌型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