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30987.3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东;谭健民;江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健民 |
| 主分类号: | F16B12/10 | 分类号: | F16B12/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家具领域、办公领域、建筑领域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代家具主要分为实木家具、板式家具和金属家具三大类。实木家具主要采用卯榫结构,通过铁钉和胶水等外力加以接合和固定。板式家具则是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将各式板材连接起来。金属家具除了各种固定的造型之外,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采用特型连接件将标准化元件逐节、逐段、逐级接合成框架结构,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变化。木质家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诸如定型后无法变化,材质偏软遇碰易损,时间长了老化变形,维修不便也无从更换零件等等。金属家具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天然缺陷,诸如风格单调,冰凉的质感里体现出工业化味道,亦即缺乏自然的气息,容易发生锈蚀褪色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拼装家具使用螺钉与铰链的扣合从而组装成型,另一种是利用横板和侧板均固定扣合件,通过扣合件相互配合从而组装成型。这类拼装家具存在的缺陷是稳定性不够、且拼装过程费时费力,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拼装家具存在稳定性不够、拼装过程费时费力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家具自由拼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拼装构件,包括连接柱、连接座、以及连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座的榫头;所述榫头包括第一插销,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燕尾槽插接配合;所述榫头还包括卡接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槽榫卯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卡接部为十字形梁。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卡合槽为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榫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榫头与所述连接柱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卡接部为L字形梁,所述卡合槽为L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榫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榫头与所述连接柱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插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销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插销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插销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所述榫头还包括第二插销,所述第一插销分布在所述第二插销的周围;所述连接柱的端面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插销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优选的,还包括一销轴,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榫头上设置有连通的销孔,所述销轴与所述销孔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榫头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榫头的一端部与连接座榫卯配合,榫头的另一端部与连接柱插接配合,多个连接柱与多个榫头一一配合从而实现多个连接柱的装配。拼装构件通过卡槽固定在连接柱上,进而固定拼装构件。拼装构件可自由装卸、重复装卸,连接组件标准化、格式化、通用化,方便消费者购买后自行组装;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更换受损或不如意的零部件;也可以通过装卸重组和改色翻新以改变家具相关零部件的位置、色彩、材质或造型,进而达到改变家具外观、风格和功能的目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用这些基本构件任意组合出各类家具,从而增加创作和生活乐趣。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榫头的第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榫头的第一种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榫头的第二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座 2、连接柱
3、榫头 11、卡合槽
21、燕尾槽 22、凹槽
31、第一插销 32、第二插销
33、卡接部 300、榫头
4、连接座 41、卡合槽
5、榫头 53、卡接部
500、榫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健民,未经谭健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