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模具的自动抽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8919.3 | 申请日: | 201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具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自动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领域,一些产品的表面设有凸出的部件,模具设计时必须要进行抽芯,抽芯长度较大,与抽芯方向成大角度。如图1所示,如果需要制备产品5,而产品5上设有凸出部件51,而凸出部件51上沿着模具中动模的活动方向设有凹入部,则抽芯滑块会阻碍产品出模,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问题一般是通过手动镶件法或斜度变向机构法来完成:
手动镶件法一般是根据抽芯滑块的形状制作手动镶件,脱模后手动镶件和产品一同从动模和静模之间脱出,然后将手动镶件从产品上敲出,再重复用于下一次生产。在每次生产中手动镶件无法和模具集成、都要敲出手动镶件,一方面不能使生产产品时达到全自动,导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要敲出手动镶件,容易导致手动镶件损坏,从而增加修模次数和减小模具寿命。
斜度变向机构法是在抽芯滑块上制作斜度变向机构,但是该方法仅仅适用于抽芯长度较小、模具空间较大、有足够的变向抽芯距离的场合,适用范围窄,而且该方法抽芯滑块容易损坏,而且对抽芯滑块的精度要求高,具有模具加工成本高、生产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全自动完成抽芯、模具开发费用低、模具寿命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用于模具的自动抽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模具的自动抽芯装置,它包括主滑座、斜导柱和具有抽芯滑动面的滑块,所述主滑座与滑块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斜导柱固定于模具的静模上,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斜导柱配合的导向孔。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斜导柱沿着抽芯滑动面的滑动方向倾斜布置。
所述主滑座上设有用于对滑块的滑动进行限位的止动件。
所述滑动配合是指主滑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滑轨上配合的滑槽。
所述主滑座固定于油缸的活塞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斜导柱、导向孔配合,带动滑块滑动,从而可以实现对抽芯的凸出部件全自动脱模,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员操作,同时所需的模具尺寸小,具有模具开发费用低、模具寿命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2、斜导柱沿着所述滑块上滑动面的滑动方向倾斜布置,导向行程更长,导向能力更好,滑动时模更容易,适用于更长长度的凸出部件抽模生产。
3、主滑座上设有用于对滑块的滑动进行限位的止动件,防止滑块由于惯性等因素脱落,复位更快。
4、主滑座固定于油缸的活塞杆上,可以方便地将主滑座抽出,以便对产品进行脱模,产品脱模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需要抽芯制备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生产过程中的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脱模过程中的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脱模后的状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例说明:1、主滑座;2、斜导柱;3、滑块;30、抽芯滑动面;31、导向孔;32、滑槽;4、油缸;5、产品;51、凸出部件;6、静模;7、动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模具的自动抽芯装置包括主滑座1、斜导柱2和具有抽芯滑动面30的滑块3,主滑座1与滑块3之间滑动配合,斜导柱2固定于模具的静模6上,滑块3上设有用于与斜导柱2配合的导向孔31。
本实施例中,抽芯滑动面30的形状根据产品5的凸出部件51不同而不同。斜导柱2固定于模具的静模6上。斜导柱2沿着抽芯滑动面30的滑动方向倾斜布置。滑动配合是指主滑座1上设有滑轨12,滑块3上设有与滑轨12上配合的滑槽32。主滑座1上设有用于对滑块3的滑动进行限位的止动件11。本实施例中,止动件11采用螺栓,固定于滑轨12上。
本实施例中,主滑座1固定于油缸4的活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