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均流电极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9986.9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3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G9/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分流 导电 结构 流电 极板 | ||
1.一种具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均流电极板,其特征在于,为藉由特定设置一路和一路以上内具导电体外部包覆绝缘体的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一端联结于电极板的电能输出入端子,另一端联结于电极板的周围及/或中间及/或底部,于输出电能及/或输入电能时,电流路径与电能输出入端子之间距离较远及/或通过电流的阻抗较大的电极板区域,如电极板的周围及/或中间及/或底部,以使电流路径与电能输出端子之间距离较远及/或阻抗较大的电极板区域,藉专属的绝缘分流导电结构与电能输出入端子连结,以专供传输两者间的电能,使电极板上各别区域导电体及所接触的电化学活性物质在输入电能及/或输出电能时,能具有较平均运作的电流密度,其主要构成如下:
电极板(101):为由呈网格片状的电极板,或呈辐射网格片状电极板,或薄片式的电极板,或卷绕式电极板所构成的正极及/或负极电极板,电极板的正极及负极由相同或不同导电材料所构成;
电能输出入端子(102):为由电极板延伸或另加设置以联结于电极板(101)的一侧或一侧以上,每侧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之电能输出入端子,以供作为电极板对外输出及/或输入电能的接口,包括对外输出电能及/或由外部输入电能,电能输出入端子的导电材料与电极板为相同或不同;
电化学活性物质(103):含呈气态或液态或胶状或固态的电化学物质;
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为由与电极板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导电体(1045),其周围套设或披覆绝缘体(1046)所构成,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为设置一路或一路以上供沿电极板的边侧及/或通往电极板中间区域作布设,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其中的一端以具导电功能的方式,包括焊接、溶接、点焊、机械式铆合、锁固、夹紧、卡合联结于电极板(101)的电能输出入端子(102)或电极板的导电体,另一端以具导电功能的方式,包括焊接、溶接、点焊、机械式铆合、锁固、夹紧、卡合联结于电极板,于输出电能及/或输入电能时,电流路径与电能输出入端子(102)之间距离较远及/或通过电流的阻抗较大的电极板区域,以专供传输两者间的电能;
此项具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均流电极板,能够供作为正极性及负极性的电极板,包括网格片状电极板、或呈辐射网格片状电极板、或薄片式电极板、或卷绕式电极板所构成的一次电池或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或电容器或超电容,或供构成将电能转为化学能及/或将化学能转为电能的储放电装置或燃料电池的电极板;
上述具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均流电极板,进一步包括由正负电极板构成电极对以作为储放电功能的装置,以及更进一步由多电极对作并联及/或串联构成各种额定电压及值定电流的扩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均流电极板,其特征在于,其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的导电体(1045),包括借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构成,包括:
(1)由与电极板同材料所构成;
(2)由与电极板不同材料而电阻系数低于电极板材料的良导电材料所构成;
(3)由电极板材料包覆电阻系数低于电极板材料的导电体所构成;
(4)由与电极板材料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呈两层或两层以上环状包覆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绝缘分流导电结构的均流电极板,其特征在于,其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与电极板(101)的组成方式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构成,包括:
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与电极板(101)一体构成,而于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的导电体(1045)的周围套设或包覆绝缘体(1046),或披覆绝缘体,如披覆环氧树脂或绝缘胶或凡立水或绝缘漆或PVF的功能相若的绝缘体(1046),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的一端与电极板(101)中所设定供与电能输出入端子(102)及/或电极板(101)的导电体直接传输电流的电极板区域一体构成,另一端与电能输出入端子(102)或电极板(101)的导电体一体构成,两者之间可以较低阻抗直接传输电流,绝缘分流导电结构(104)供与电极板(101)呈平面或曲面而构成电极板的一部分,以共同设置于其应用装置的电化学作用的槽状结构体中或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99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磁贴广告护板
- 下一篇:喷油器安装孔深度测量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