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手机防辐射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019583.4 申请日: 2011-01-20
公开(公告)号: CN201948206U 公开(公告)日: 2011-08-31
发明(设计)人: 何静;章洁;徐艺;周亚萍;丁丽芳;应惠娟;艾宁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45C11/24 分类号: A45C11/24;H05K9/00;H04M1/02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王利强
地址: 310014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手机 防辐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防辐射盒。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新型通讯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手机在为人们通讯带来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尤其是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些有害的影响,造成这种影响的东西即人们常说的手机辐射。为了减少这种辐射带来的伤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方案。如由中国科技人员研发的手机防辐射耳机近日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PCT)的发明专利(专利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09/000660,国际公布号为:WO2010/043097A1)。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首次将发明专利授予手机防辐射耳机产品,它有效地解决了通话时的辐射问题。但解决手机待机时的辐射问题的方案或技术都还不成熟,很多人习惯睡觉前用手机,用完后并不关机,随意放在床边(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90%的在校大学生枕着手机睡觉),待机的手机将产生300-700MHz的电磁波,这将严重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手机防辐射设备通常限于通话过程、不能防止未通话时的辐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减少或消除未通话时手机辐射的新型手机防辐射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手机防辐射盒,包括盒体和盖子,所述盖子铰接在所述盒体的后侧,所述盒体和盖子形成供手机放置的密封空间,所述盒体和盖子均包括外层、夹层和内层,所述夹层为防辐射材料层,所述防辐射材料层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有效减少或消除未通话时手机辐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手机防辐射盒的外部示意图。

图2是新型手机防辐射盒的示意图。

图3是盒体或盖子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新型手机防辐射盒,包括盒体1和盖子2,所述盖子2铰接在所述盒体1的后侧,所述盒体1和盖子2形成供手机放置的密封空间,所述盒体1和盖子2均包括外层3、夹层4和内层5,所述夹层4为防辐射材料层,所述防辐射材料层位于外层3和内层5之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防辐盒主要由盒体1和盖子2组成,所述盒体1和盖子2均包括外层3、夹层4和内层5。外层3主要是以塑料为材料,经过模具加工制造。夹层4主要是以纳米金属屏蔽纤维为材料,采用国际最新的多耙磁控真空溅射和电镀复合镀膜工艺制成。外层采用礼品盒加工工艺制成。

本实施例采用塑料材料与纳米金属屏蔽纤维相结合的方案。采用国际最新的多耙磁控真空溅射和电镀复合镀膜工艺。有效吸收待机状态下的手机辐射。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防辐盒的材料剖面示意图,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层次的构造、材料及特征。内层5是整个新型手机防辐盒的骨架,承担手机的重力及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它以塑料为材料,其优点是材质轻巧,成本低廉、可塑性强、美观,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很好起到了放置手机的作用。夹层4是本新型手机防辐盒的核心部分,它采用国际最新的多耙磁控真空溅射和电镀复合镀膜工艺,溅镀的纳米合金与塑料熔为一体,使盒体内表面形成牢固的膜层结构。它具有镀膜均匀、性能稳定、屏蔽效能好、工作频率宽(10KHz到10GHz)、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权威测试机构检测证实此纳米金属屏蔽纤维可反射吸收电磁辐射99.9999%以上,屏蔽效能达到70dB/30MHz~1GHz(ASTM4935)。因此该新型手机防辐盒能有效吸收手机待机时产生的辐射。外层3是本新型手机防辐盒的“门面”,它采用礼品盒加工工艺,可制作出各种颜色、图案的具有较好美观度,能很好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迎合市场需要。这样,7-盒体外表面层膜结构、8-盒体夹层层膜结构、9-盒体构成的本新型手机防辐盒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手机防辐盒吸收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辐射的作用,实现健康家居,健康睡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9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