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热吸收系统、低温压缩缸及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14574.6 | 申请日: | 201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军;田继双;于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25B30/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修德金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系统 低温 压缩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热吸收系统、低温压缩缸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压缩机汽缸容易超温,产生的影响有:1.压缩机的压缩缸温度过高时由于制冷剂内部分子间热运动加剧分子间距离和分子力均增加导致气态制冷剂很难被压缩,压缩机效率降低输出功率无法满足系统所需所以人们往往给系统匹配更大的驱动设备;2.内部循环系统冷侧和热侧压差减小,温差随之减小,制冷剂载热能力降低,同时也恶化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运行工况。也就是企业中常出现的设备的输入功率增大出力反而减小。此时为了满足系统需求人人们往往加倍地匹配系统功率,致使不必要的设备投资和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工业生产中废热回收系统实际效率与理论效率相差悬殊的问题。该实用新型可以大幅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改善系统运行工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系统潜能,因此,废热回收系统只需匹配正常功率的工频驱动设备就可以稳定运行并且能够满足所需,实现了宽裕范围内的循环换热,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废热吸收系统,所述废热吸收系统的压缩机上集成有低温压缩缸,所述低温压缩缸内部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冷却介质。
其中,所述压缩机上集成有若干组低温压缩缸,所述多组压缩缸的冷却腔串联连接,并与被加热介质高低压两侧连接。
其中,所述废热吸收系统包括热泵循环系统,所述热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接形成环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单向阀、储液器、干燥过滤器、电磁阀、节流阀、蒸发器及汽液分离器。
其中,所述废热吸收系统包括热侧冷媒水循环系统,所述热侧冷媒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环路的蒸发器、补水泵、板式换热器及热侧热源介质管路。
另提供一种用于废热吸收系统的低温压缩缸,所述低温压缩缸内部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冷却介质。
另提供一种用于废热吸收系统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12上集成有若干组低温压缩缸,所述多组压缩缸的冷却腔串联连接,并与被加热介质高低压两侧连接。
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为独立循环通过耦合形式组合成废热吸收系统,可有效地避免废热吸收系统本体设备因热侧循环介质造成结构和腐蚀现象,从而方便了设备的维护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废热吸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废热吸收系统包括内部循环换热和外部循环换热,其中,内部循环即热泵循环系统。本实施例的热泵系统中压缩机压缩缸为整合换热器的复合式低温压缩缸。低温压缩缸与普通压缩缸相比外表没有翅片内部为腔体(内有冷却介质)。多组压缩缸时冷却腔串联连接并与被加热介质高低压两侧相连,这样一来整个系统运行时低温介质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压缩缸腔体吸收热量最后输送到被加热介质。本系统结构简单较常规系统没有设备增加。
其中,所述废热吸收系统包含低温压缩缸5,整合了普通压缩缸和表面式换热器,结构简单直接集成到压缩机12,不需要额外安装;低温压缩缸冷却腔进出水管分别于被加热介质高低压两侧连接,配有多组压缩缸时,低温压缩缸的冷却腔串联连接并且冷却介质从高压缸进低压缸出。
其中,所述废热吸收系统包括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2、冷凝器2、单向阀1、干燥过滤器4、节流阀7、蒸发器10、储液器3之间的顺序连接;低温压缩缸5、电磁阀6、气液分离器11。
其中,所述废热吸收系统包括热侧冷媒水循环系统,包括:补水泵9、板式换热器8、热侧热源介质管路、蒸发器10之间的顺序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压缩机用减振降噪壳体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空压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