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头式管道抢修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12626.6 | 申请日: | 201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肖兴江;徐海波;周若厅;王鑫;王宏生;项卫东;陈士杰;姜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式 管道 抢修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道裂缝类细小缺陷抢修的封头式管道抢修卡具。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乃至国际能源产量的迅速发展,管道在能源输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材质建设的管道,经过数年建设,沉降、腐蚀、外来施工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埋地管线在运行过程中都有受损的可能。管道存在的细小缺陷对管道运营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为此对发现缺陷的管道进行安全及时的抢修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在管道的抢修作业中,采用的是套袖式卡具。就是不论缺陷的大小和形状,一律用两块半管式补板扣住被抢修管道,采用螺栓紧固的方法临时性补在被抢修管道外,俗称打补丁。此种办法的缺陷是对细小缺陷的抢修不仅显得粗糙,也浪费材料和时间,且安全性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管道裂缝类细小缺陷抢修的封头式管道抢修卡具。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如图1所示,它由钢管1、内衬管2、支撑板3、内衬板4、密封压板5、泄流管6、封头7、密封圈8、链条挂钩9、锁紧架10组成;上端固连封头7的钢管1内套内衬管2后其下端鞍型面与补强圈焊接;内衬管2与补强板焊接;钢管1与内衬管2之间由4-8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3固定;内衬板4上侧与内衬管2焊接,下侧通过焊接密封压板5与密封圈8相连;泄流管6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对称的分布在钢管1的两侧;密封圈8通过密封压板5与内衬板4的焊接固定在内衬板4上;链条挂钩9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锁紧架10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
其中:
所述补强圈和补强板是抢修作业时与封头式管道抢修卡具配套使用的材料;
钢管1(见图2)为圆柱形管件,上端为平面,与封头7焊接,下端为鞍型面,与补强圈焊接;钢管1中部有一个焊接泄流管6贯通的孔;
内衬管2(见图3)为圆柱形管件,上侧为平面,下侧为鞍型面与补强板焊接;
支撑板3(见图4)是长方形钢板,8个均匀分布在钢管1和内衬管2之间,与钢管1、内衬管2以及内衬板4均焊接,起到支撑作用;
内衬板4(见图5)为鞍型板,其内壁弧面与所需抢修管线一致,中间有圆孔;上侧与内衬管2焊接,下侧通过焊接密封压板5与密封圈8相连;
密封压板5(见图6和图7)为圆环状,与内衬板4焊接,内侧有用于固定密封圈8的环状锯齿,从而将密封圈8固定在内衬板4上;
泄流管6(见图8)为变内径圆管,一端内径是3变径,内径从外到里依次变小;另一端是4变径,内径从外到里依次先由大变小,再有小变大再变小;它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对称的分布在钢管的两侧;
封头7(见图9)为弧面板,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
密封圈8(见图10-11)为阶梯式圆环,圆环的一侧平直,另一侧环外边沿为薄阶;通过密封压板5与内衬板4的焊接固定在内衬板4上;
链条挂钩9(见图12)是在矩形块中部有“十”字形孔且有一端开口;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
锁紧架10(见图13和图14)为“门”形架,“门”的横梁中心有竖向孔,两“门”柱为倒三角形板,通过焊接与钢管1相连。
安装过程中,钢管1与内衬管2的同心度要保证,以保证支撑板3的焊接准确;要求钢管1与内衬管钢2和内衬板4的同心度不大于0.5,钢管1与内衬管钢2和内衬板4的垂直度不大于0.5。
支撑板3的焊接要分布均匀,以保证支撑效果良好;
内衬板4与内衬管2的焊接要保证垂直;
密封压板5与内衬板4要焊接牢固;
封头7与钢管1要焊接牢固;
链条挂钩9和锁紧架10与钢管1要焊接牢固。
工作过程:卡具上连接好引流胶管,先进行封头式卡具主体安装、焊接,然后再进行补强圈的焊接;使用链卡子将卡具主体固定到管线缺陷处,将引流胶管放置在下风头处;应依据经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应力集中;主体焊接完成后,关闭引流孔,拆除引流管,焊接补强圈。
附图说明
图1封头式卡具主视图
图2钢管视图
图3内衬管主视图
图4支撑板主视图
图5内衬板主视图
图6密封压板主视图
图7密封压板侧视图
图8泄流管主视图
图9封头主视图
图10密封圈主视图
图11密封圈侧视图
图12链条挂钩主视图
图13锁紧架主视图
图14锁紧架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2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空散热型LED模块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